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28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包括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所述下层壳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记忆金属带,两个记忆金属带相靠近的一侧均贴附有电网,所述下层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机构,每个转动机构的顶部均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驱动记忆金属带发生形变,所述下层壳体上设置有使记忆金属带恢复原状的伸缩组件,所述转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下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下层壳体的底面上开设有出料孔,传动组件驱动挡板在出料孔处往复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记忆金属带形变能够使粘在电网上的害虫掉落,并推动掉落在下层壳体底面上的害虫至出料孔处,能够及时将害虫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涉及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


技术介绍

1、林业害虫种类繁多、数量大并具有迁移性,通常会爆发成灾。发生虫害后会导致苗木的叶片、枝条、果实、树干、树根被啃食破坏,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损坏苗木的观赏价值,降低苗木、果品的经济价值等。一些害虫危害后还可以传播病害,进一步加剧对苗木的损害。但是,除了少数生态试验区外,大多数生产中害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长期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直接导致林产品受到污染,同时,化学杀虫剂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土壤、水质、大气污染,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害虫天敌和有益昆虫,还导致昆虫抗药性的产生,需要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来对付害虫,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常用的灭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有效杀灭昆虫,降低虫害指数,防控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

2、在中国专利cn114885921a中公开的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处理罐上安装有收纳盒,收纳盒内安装有遮光罩,遮光罩内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用于将害虫吸引至收纳盒内。在处理罐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2),所述上层壳体(1)固定连接于下层壳体(2)顶面的中部,上层壳体(1)的内腔与下层壳体(2)的内腔连通,上层壳体(1)内设置有害虫的吸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若干个诱光灯(7),所述上层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转动贯穿上层壳体(1)的顶面后伸出至上层壳体(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壳体(1)和下层壳体(2),所述上层壳体(1)固定连接于下层壳体(2)顶面的中部,上层壳体(1)的内腔与下层壳体(2)的内腔连通,上层壳体(1)内设置有害虫的吸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若干个诱光灯(7),所述上层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转动贯穿上层壳体(1)的顶面后伸出至上层壳体(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卡块(9),所述转板(6)为十字形设置,转板(6)的四个端部均开设有卡槽(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扇叶(11),扇叶(11)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第一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位于扇叶(1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均包括第二转轴(16),所述下层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1),底座(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二转轴(16)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第二转轴(16)的顶部转动贯穿下层壳体(2)的底面,第二转轴(16)的顶端转动连接于下层壳体(2)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害化害虫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利李洁茹孙利娟栗琼琼王治军申振海闫璞张俊伟杨济花郭圆圆胡玉珠彭正锋柴魏峰鲁永现魏红李文杰王传伟于利强王会从张英张曼陈高路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