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建立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建立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26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建立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对于微孔板比色法不能检测依赖于菌体生长过程脱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检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未来可用于筛选更多的PFASs脱氟菌,加快对于生物脱氟机制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微生物培养基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建立及其应用。本申请要求优先权,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24110804436,名称: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及其在降解氟化烷基化合物中的应用,优先权日:2024.08.08。


技术介绍

1、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系列非天然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有亲水性功能团及疏水性烷基侧链,具备耐火性、高稳定性和持久性。由于pfass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业产品中。到目前为止,各种环境介质中都广泛检测到pfass的存在,目前常见的pfass的修复技术包括颗粒活性炭(gac)、生物炭、离子交换(ix)技术、膜过滤等,但上述方法都只是将化合物从环境中转移出来,并不能做到对污染物又很好的降解效果,而生物修复是一种有效且非破坏性的技术,尤其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降解污染物,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毒性作用,同时生物修复也可以做到原位修复并节约成本。

2、对于pfass的常用监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氟化物的降解,但是由于萃取损失、物质本身挥发性等原因对结果的检测造成较大的偏差。pfass降解过程产生氟离子也可以作为氟化物降解的测定指标,测试c-f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效果,常用的氟离子检测方法是离子色谱法(ic)和氟离子特异性选择电极测定法。在2022年报道的微孔板比色法又提供了一种基于氟-镧系螯合物显色反应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2022年bygd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发表的“microwellfluoride screen for chemical,enzymatic,and cellular reactionsrevealslatent microbial defluorination capacity for-cf3 groups.),该方法具有体积小、检测快、灵敏度高、检测量大等优势,可以加快对脱氟菌的筛选工作。但是,常见无机盐培养基中磷酸根等离子会对该方法的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用静息细胞的方式进行微生物脱氟。由于pfass的化学性质稳定性高,微生物对于一些pfass无法在单一碳源的情况下进行降解,需要共代谢脱氟,而静息细胞培养的方式无法实现共代谢脱氟。因此,我们改进了一种无机盐培养基,该培养基不影响微孔板比色法的检测,并验证了脱氟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并脱氟,使检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未来可用于筛选更多的pfass脱氟菌,加快对于生物脱氟机制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可以利用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直接检测菌体生长过程脱氟产生的氟离子浓度。

3、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制备方法,其组分(1l)为mgso4·2h2o0.2g、cacl2·2h2o 20mg、mnso420mg、nano30.7g、kno30.3g、(nh4)2so41g,121℃,灭菌20min,灭菌后加入hepes(ph=7.2)50mmol/l。

4、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脱氟菌为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于2024年5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菌种分类命名为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保藏编号:cgmcc no.1.19398。

5、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的接种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6、1)平板培养:将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接种于lb固体平板上,28℃培养24~48h,直至获得单菌落;

7、2)扩大培养:用接种环挑取步骤1)中单菌落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在恒温振荡培养箱内于28℃、转速为16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36h,获得od600=0.6~0.8的菌液,离心收集菌体,采用灭菌mm-f2培养基洗涤3次,等体积重悬菌体后获得接种液。

8、luria-bertani(lb)培养基(1l)组分:nacl 5g、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121℃灭菌20min;自然ph,固体培养基添加1.5%琼脂粉制备。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脱氟菌可以利用该培养基进行培养,脱氟菌培养后可直接离心取上清液,利用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菌体生长过程脱氟产生的氟离子浓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MgSO4·2H2O 0.2g、CaCl2·2H2O 20mg、MnSO420mg、NaNO30.7g、KNO30.3g、(NH4)2SO41g,溶解到去离子水1000mL中,121℃灭菌20min,培养基灭菌后加入pH=7.2的HEPES缓冲液50mmol/L。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基于微孔板比色法在脱氟菌利用氟化烷基化合物生长过程中检测脱氟产生的氟离子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脱氟菌为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sp.)NJF-3于2024年5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939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化烷基化合物为1-氟癸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是在恒温振荡培养箱内于28℃、转速为160r/min的条件下培养。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氟-镧系螯合物微孔板比色法检测氟离子浓度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mgso4·2h2o 0.2g、cacl2·2h2o 20mg、mnso420mg、nano30.7g、kno30.3g、(nh4)2so41g,溶解到去离子水1000ml中,121℃灭菌20min,培养基灭菌后加入ph=7.2的hepes缓冲液50mmol/l。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无机盐培养基mm-f2基于微孔板比色法在脱氟菌利用氟化烷基化合物生长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昭昭曾军晏蒙项兴佳林先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