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彬专利>正文

改良式万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24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特别公开了一种改良式万能充电器。该改良式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连通充电器的电源线端头接有双孔插头,正负电极片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极夹内并通过电源线与充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接触稳固,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式万能充电器(二)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现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电器产品之一,比如说给手机充 电,特别是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后,人们更是会经常地使用到充电器,不仅如此,随着我国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将会更多地用到各类的电器产品,从 而使充电器的使用也更加经常化。 现有的万能充电器在安装电池板时,由于电极片调整不灵活,经常对不准接触极 板,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由于充电器的形状所限,充电器连通电源的过程中,至少会占 用插排的两个插孔,较大的占用空间也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改良式 万能充电器。 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改良式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连通充电器的电源线端头接有双孔插头,正负电极片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极夹内并通过电源线与充电器连接。 本技术的特征是将充电器与电源插头和正负电极片通过电源线分开设置,使充电器不在于电源插孔直接贴合,减小充电器占用插孔的面积;另外正负电极片除了与充电器分离,两正负电极片间也进行了分离,免除了因不同充电电池的接触极板间的距离不同,需要调整正负电极片间位置的麻烦,充电电池的位置也可灵活放置,不再仅限于充电器上。 本技术所述电极夹内均设置有横向和竖向两个电极片。针对充电电池接触极 板的位置有的位于充电电池的侧边上,有的位于其下表面,将每个电极夹内的电极片设置 为横向和竖向两种,以免除调整电极夹位置的麻烦。 本技术所述充电器上设置有夹板。为了保护电极片与充电电池接触极板的良 好接触,在充电器上设置夹板,将充电电池固定于充电器上,防止因随意乱放导致电极片与 接触极板之间接触不良。 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接触稳固,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电极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器,2电源线,3双孔插头,4电极片,5电极夹,6夹板。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充电器l,连通充电器l的电 源线2端头接有双孔插头3,正负电极片4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极夹5内并通过电源线2与充 电器1连接;所述电极夹5内均设置有横向和竖向两个电极片4 ;所述充电器1上设置有夹 板6。 将电极夹5上的电极片4与充电电池的接触极板接触,若是接触极板位于充电电 池的侧边上,使用电极夹5上的横向电极片4 ;若是接触极板位于充电电池的底面上,则使 用电极夹5上的竖向电极片4。 将连接好的充电电池通过夹板6固定在充电器1上,以便于防护电极片4或充电 电池受碰撞时发生接触不良。 将双孔插头3插入电源插孔,通过充电器1上的指示灯确认充电器1已充电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1),其特征在于:连通充电器(1)的电源线(2)端头接有双孔插头(3),正负电极片(4)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极夹(5)内并通过电源线(2)与充电器(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改良式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1),其特征在于连通充电器(1)的电源线(2)端头接有双孔插头(3),正负电极片(4)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极夹(5)内并通过电源线(2)与充电器(1)连接。2.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彬
申请(专利权)人:曾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