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车辆的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燃烧产生不均匀的扭矩波动,这种波动不但使零部件的寿命降低,还会随着零部件传递到驾驶室,降低车辆的舒适度。因此,车辆的发动机一般装配有减振器,该减振器通常由轮毂、惯量环和减振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减振件设置在轮毂和惯量环之间。具体使用时,惯量环与轮毂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使减振件产生正反方向交替变化的扭转变形,从而吸收扭转振动的能量,使扭转振动的振幅减小,把共振转速移向更高的转速区域,进而避免常用转速范围内出现共振。但是,在发动机低速运行时,该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差,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毂减振器,以提高具有该轮毂减振器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2、本专利技术的轮毂减振器包括第一惯量环、第二惯量环、减振件和驱动件,所述第二惯量环设于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至少一侧;所述减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惯量环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惯量环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惯量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惯量环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接触位置,所述第二惯量环与所述第一惯量环接触;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二惯量环与所述第一惯量环分离。
3、可选地,所述第一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惯量环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惯量环的第二接触面,在所述接触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
4、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至少
5、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惯量环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移动。
6、可选地,所述轮毂减振器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延伸,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二惯量环具有槽口背向所述第一惯量环的插槽,所述推杆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插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轮毂减振器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
9、可选地,所述推杆的外周面和所述插槽的槽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推杆朝向所述第二惯量环的端面与所述插槽的槽底壁之间均设有所述滚动件。
10、可选地,所述轮毂减振器还包括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杆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为螺母,所述推杆为螺杆,所述推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或者,所述传动件为蜗轮,所述推杆为蜗杆,所述推杆与所述蜗轮啮合。
1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
12、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轮毂减振器和轮毂,所述轮毂减振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减振器,所述减振件套设于所述轮毂的外侧且与所述轮毂连接。
13、通过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毂减振器设为上述结构,使得在发动机低速转动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惯量环移动至与第一惯量环接触的接触位置,此时第二惯量环与第一惯量环一起转动,轮毂减振器的惯量环质量为第二惯量环和第一惯量环的质量和,从而增加轮毂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减小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振动,提高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惯量环移动至与第一惯量环分离的接分离位置,此时第二惯量环不随第一惯量环转动,轮毂减振器的惯量环质量仅为第一惯量环的质量,从而降低轮毂减振器的减振效果,降低轮毂减振器的温升,延长轮毂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惯量环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惯量环的第二接触面,在所述接触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防磨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惯量环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减振器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延伸,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惯量环具有槽口背向所述第一惯量环的插槽,所述推杆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插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减振器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外周面和所述插槽的槽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推杆朝向所述第二惯量环的端面与所述插槽的槽底壁之间均设有所述滚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减振器还包括传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杆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惯量环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惯量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惯量环的第二接触面,在所述接触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防磨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惯量环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减振器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一惯量环的轴向延伸,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惯量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宁,李凤奎,马文昊,王海霞,孙永玺,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