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281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包含由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所述互穿网络结构中分布有溶胶化诱导剂,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海藻酸钠、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胶化诱导剂包括银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溶胶化诱导剂调控水凝胶内高分子互穿网络的相互作用,无需引入催化剂或酶,即无需借助化学反应,便可实现水凝胶中交联聚合物网络的解体,在常温下实现水凝胶由凝胶向溶胶的转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水凝胶是一种由高含水量的聚合物三维网络在水中发生溶胀而形成的材料。水凝胶根据聚合物来源,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和人工合成水凝胶。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广泛的来源,由于其合成工艺复杂重复性差,难以从强度、柔性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改性;而人工合成的水凝胶在机械性能和功能性控制上更灵活,可通过分子链的结构调控赋予水凝胶特定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过去几十年里,水凝胶由于具有可调控的保水性、缓释作用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被大量运用于医疗抗菌、药物输送、化妆品、保鲜剂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水凝胶由于强度较低且不具备良好的柔性,限制了其作为特种功能性材料来解决医学、工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科学家们针对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力学性能的调控研究上。从分子层面来看,基于单一化学键或相互作用的聚合物网络所形成的水凝胶在机械强度、可拉伸性和抗疲劳等因素中存在不足,基于聚合物材料的流变性,调控对分子链拓扑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包含由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所述互穿网络结构中分布有溶胶化诱导剂,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海藻酸钠、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胶化诱导剂包括银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溶解抗菌水凝胶中还分布有功能性组分,所述功能性组分包括脱酸剂和螯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溶解抗菌水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包含由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所述互穿网络结构中分布有溶胶化诱导剂,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海藻酸钠、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胶化诱导剂包括银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解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溶解抗菌水凝胶中还分布有功能性组分,所述功能性组分包括脱酸剂和螯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溶解抗菌水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单体和第二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10;和/或,所述交联剂包括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n,n'-(1,2-二羟乙烯)二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霄航陈强陈俊杰杨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