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12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肢动物引诱剂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所述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包括聚合基质以及溶解于所述聚合基质内的引诱聚集信息素;所述聚合基质为醇类,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节肢动物的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可提供长期引诱性,且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能有效去除咖啡果小蠹害虫,同时降低了防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肢动物引诱剂的,具体为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咖啡是全球仅处于石油的第二贸易产品,种植面积1.67亿亩,农业产值约1730亿美元。全球咖啡生产正面临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cbb)的危害,害虫在70多个咖啡种植国发生最最严重果实蛀虫,危害咖啡青果和种子,造成咖啡青果的危害率达50-95%,全球经济损失每年50个多亿美元。咖啡果小蠹可随咖啡果、豆、种子及其包装物通过国际邮寄、旅客携带、入境货物等途径传播。我国台湾咖啡植区首次于2007年出现该害虫,大陆咖啡植区尚未发现。2019年首次在海南万宁和澄迈发现,2021年首次在云南德宏盈江和保山发现,这对占全国产量98%以上的云南小粒种咖啡造成极大的威胁。其雌成虫在果实端部开始钻蛀,向内啃食形成不规则的坑道到达胚乳并产卵,整个历期不再飞出果实,终生与后代相伴;幼虫孵出后取食果肉和种子胚乳,待其羽化为成虫后可以同胞之间近亲交配生殖,随后雌成虫飞出坑道寻找新的果实钻蛀产卵。另外,该虫除为害咖啡外,还存在其他交替寄主,其中小部分交替寄主可为该虫提供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营养。因此,咖啡果小蠹钻蛀为害且存在交替寄主的特性造成防治十分困难,其每年给咖啡产业造成的损失为25%~80%。

2、咖啡果小蠹cbb是咖啡产业中的破坏力强的害虫,因为整个幼虫期和大部分成虫期均在咖啡果中度过。雄性从不从浆果中显露出来,因此雄性cbb从发育至交配的整个生命周期仅限于其孵化的同一咖啡果。另一方面,雌性cbb保持在咖啡果中直到交配。一旦交配,雌性cbb侵袭不成熟的和成熟的咖啡果。侵袭雌性在咖啡果中钻孔,并且以2至3个卵/天的速率在鲜果中产卵持续20天。幼虫依靠鲜果生存直到它们成熟并交配,从而重复所述周期。存在10:1的有利于雌性的性别比例;从而允许在整个咖啡种植园中快速增殖。此外,由于大部分生命周期发生在浆果内部,所以防治策略(化学和非化学两者)受到很大限制。

3、因为咖啡果小蠹雌性cbb能够飞行并且其寿命允许长时间活动(在正确环境条件下接近六个月),所以对发育中浆果的损害可在全年发生。已经报道了由于cbb所致的三种类型的损害:①嫩浆果的过早掉落,②受侵扰的成熟浆果对继发侵染的脆弱性增加,③咖啡的产量和质量两者的降低,从而降低作物的利润率。

4、咖啡农传统上依赖于呋喃丹、硫丹来控制钻心类及其他难以防控的害虫,但这里农药因含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风险的高毒性化学物质,已被淘汰。此外,cbb的生命周期使得大多数防治措施几乎无法接近。咖啡农一直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他们必须用杀虫剂防治cbb,而大部分杀虫剂尚未针对对cbb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或被标示可用于咖啡。迄今为止使用的大多数杀虫剂已被证明对于cbb的防治无效。

5、国外含有真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孢子的真菌杀虫剂(mycoinsecticide)防治产品,已经证明了降低雌性产卵率和幼虫产量并增加cbb死亡率的能力。然而,所述产品需要两次单独施用(一次中期和一次晚期),并且需要直接使用至浆果和覆盖周围地面,增加防治难度和使用时间。此外,所述产品每次施加花费500元-700元/亩,从而使整体保护成本昂贵。

6、cbb害虫控制必须以综合的方式进行,即结合科学、生物、物理和自然养殖控制技术。目前一般使用含有引诱剂化合物的诱捕,因为它在抑制cbb种群方面是环境友好的。使用甲醇和乙醇混合制剂加上如法国的诱捕器可以每亩安装1个的比率安装,并且从1.5m的咖啡树悬挂,但是试验证明该类诱饵不能保证有效从田野中除去cbb,其使用并非最佳。

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该引诱剂可提供长期引诱性,且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能有效去除咖啡果小蠹害虫,同时降低了防治成本。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包括聚合基质以及溶解于所述聚合基质内的引诱聚集信息素;所述聚合基质为醇类,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节肢动物的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

4、进一步地,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或者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5、进一步地,所述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比例为(1~3):1。

6、进一步地,所述果实提取物包括咖啡果或咖啡豆、银合欢的果荚、夹豆、灰毛豆、酸豆或葡萄籽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7、进一步地,所述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以0.01~60%质量比存在于所述引诱剂中;

8、优选地,所述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以1~10%质量比存在于所述引诱剂中;

9、更优选地,所述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以1.5%质量比存在于所述引诱剂中。

10、进一步地,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果实提取物中的酯类物质;所述酯类物质包括戊酸甲酯、11-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四烷酸乙酯、9,12-十六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四烷酸甲酯、1,2-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n-甲基羟基吡啶酮。

11、进一步地,所述节肢动物为咖啡果小蠹;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咖啡果或咖啡豆提取物中的酯类物质;所述酯类物质包括是癸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四烷酸甲酯、14-甲基十五酸甲酯、2-十二烷酮、咖啡因、9-十八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乙酯、9-十八烷酸甲酯、十四烷酸甲(基)酯、肉豆蔻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山嵛酸乙酯、2-甲基氨基乙酯2-前烯酸、13,16-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烷酸甲酯、二十二烷酸乙酯、癸酸甲酯、苯二羧酸。

12、进一步地,所述节肢动物是鞘翅目昆虫;所述鞘翅目昆虫来自以下属:大小蠹属、棕榈象属、咪小蠹属和足距小蠹属。

13、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醇类作为溶剂,将寄主植物的果实粉碎后浸泡于其中,萃取60~120分钟后,过滤去渣,得到萃取液即为所述引诱剂。

14、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引诱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的果实形成前,在区域内设置引诱装置,并将所述引诱剂

15、放置在所述引诱装置内,保持至少六个月;

16、优选地,每公顷放置30个引诱装置,每个引诱装置内放置引诱剂90ml。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8、本专利技术的引诱剂在结合醇类本身具备引诱效果基础上,再协同咖啡果小蠹喜爱的咖啡提取物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的作用下,对咖啡果小蠹具有长期引诱性,可长达至少6个月的有效时间;而且生物可降解,绿色环保;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引诱剂可利用防治咖啡果小蠹害虫的装置控制释放,能有效去除咖啡果小蠹害虫,降低了害虫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基质以及溶解于所述聚合基质内的引诱聚集信息素;所述聚合基质为醇类,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节肢动物的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或者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比例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实提取物包括咖啡果或咖啡豆、银合欢的果荚、夹豆、灰毛豆、酸豆或葡萄籽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以0.01~60%质量比存在于所述引诱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果实提取物中的酯类物质;所述酯类物质包括戊酸甲酯、11-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四烷酸乙酯、9,12-十六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四烷酸甲酯、1,2-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N-甲基羟基吡啶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肢动物为咖啡果小蠹;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咖啡果或咖啡豆提取物中的酯类物质;所述酯类物质包括是癸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四烷酸甲酯、14-甲基十五酸甲酯、2-十二烷酮、咖啡因、9-十八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乙酯、9-十八烷酸甲酯、十四烷酸甲(基)酯、肉豆蔻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山嵛酸乙酯、2-甲基氨基乙酯2-前烯酸、13,16-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烷酸甲酯、二十二烷酸乙酯、癸酸甲酯、苯二羧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肢动物是鞘翅目昆虫;所述鞘翅目昆虫来自以下属:大小蠹属、棕榈象属、咪小蠹属和足距小蠹属。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醇类作为溶剂,将寄主植物的果实粉碎后浸泡于其中,萃取60~120分钟后,过滤去渣,得到萃取液即为所述引诱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引诱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寄主植物的果实形成前,在区域内设置引诱装置,并将所述引诱剂放置在所述引诱装置内,保持至少六个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节肢动物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基质以及溶解于所述聚合基质内的引诱聚集信息素;所述聚合基质为醇类,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节肢动物的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或者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比例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实提取物包括咖啡果或咖啡豆、银合欢的果荚、夹豆、灰毛豆、酸豆或葡萄籽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的果实提取物以0.01~60%质量比存在于所述引诱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聚集信息素为果实提取物中的酯类物质;所述酯类物质包括戊酸甲酯、11-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四烷酸乙酯、9,12-十六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四烷酸甲酯、1,2-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n-甲基羟基吡啶酮。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佳郑志锋马艳粉张晓梅梁静思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