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推至开关控制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灯具类的产品控制方式有轻触开关(软件控制),相比于利用推至开关控制(硬件控制)的方式,轻触开关(软件控制)的方式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此外,有些灯具类产品还带有充电功能,但是在充电的过程中,灯具依旧保持工作状态,容易导致灯具过热,增加火灾风险,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灯具产品中,且同时具备硬件控制启动功能以及具备充电时灭灯功能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推至开关控制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能够使得灯具产品同时具备硬件控制启动功能以及具备充电时灭灯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推至开关控制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包括:电池模块、usb充电管理模块、照明灯模块、射灯模块以及推至开关模块;
3、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供电;
4、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5、所述照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推至开关控制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包括USB电源输入接口、低通滤波模块、充电管理模块、第一开关二极管以及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USB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推至开关控制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包括usb电源输入接口、低通滤波模块、充电管理模块、第一开关二极管以及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usb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直流输入端,所述保险管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至所述照明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射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pmos管以及照明灯负载接口,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照明灯负载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保险管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usb充电管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照明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照明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灭灯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至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推至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推至开关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照明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推至开关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立富,陈开元,蒋晖,吴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莱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