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01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中在一次冷轧步骤中:采用单机架轧机进行往复轧制,通过3‑5个道次轧制成一次轧制中间板带,其中每道次轧制压下率控制为17‑38%之间,每道次轧制的入口张力控制为50‑150N/mm<supgt;2</supgt;,每道次轧制的出口张力控制为120‑220N/mm<supgt;2</supgt;;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在二次冷轧步骤中:采用单机架轧机进行往复轧制,通过偶数道次轧制到成品厚度,其中每道次压下率控制为30%‑45%,每道次轧制的入口张力控制为90‑180N/mm<supgt;2</supgt;,每道次轧制的出口张力控制为160‑260N/mm<supgt;2</supgt;;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取硅钢的冷轧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无取向硅钢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其对产品的强度和磁感等性能均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性能要求,无取向硅钢产品往往需要提高产品的si+al的比例至3.5%-5.0%,同时常化退火温度控制在900-1000℃,以保证性能水平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冷轧轧制。

2、通过采用冷轧压力加工的方法,在首次冷轧后经900-1000℃再结晶退火后消除应力,可以获得较好的晶粒结构,经再次冷轧后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磁性能,降低铁损。因此,相比较一次冷轧成型产品,多次冷轧更具有优势。

3、基于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通过对冷轧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无取向硅钢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通过对冷轧工艺的具体设计,确保冷轧过程稳定,以获得较好的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提高无取向硅钢产品的性能。p>

2、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包括一次冷轧步骤和二次冷轧步骤,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冷轧步骤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具体包括:控制轧制道次入口带钢冷却喷嘴、轧制道次出口带钢冷却喷嘴、轧制道次出口辊缝润滑冷却喷嘴和轧制道次入口辊缝润滑冷却喷嘴均打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采用粗糙度为1.0-2.5μm的工作辊进行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包括一次冷轧步骤和二次冷轧步骤,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冷轧步骤中,采用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和冷却具体包括:控制轧制道次入口带钢冷却喷嘴、轧制道次出口带钢冷却喷嘴、轧制道次出口辊缝润滑冷却喷嘴和轧制道次入口辊缝润滑冷却喷嘴均打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采用粗糙度为1.0-2.5μm的工作辊进行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冷轧步骤中,采用粗糙度为0.1-0.5μm的工作辊进行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将厚度为1.5-2.4mm的常化酸洗板带轧制为厚度为0.5-0.7mm的一次轧制中间板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压力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冷轧步骤中,乳化液的温度为50-70℃;并且/或者乳化液的质量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群董安民郝允卫朱简如王志成王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