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675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功率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功率二极管包括衬底层、第一外延层、第二外延层、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外延层位于衬底层的一侧表面,第二外延层位于第一外延层背离衬底层的一侧表面,且第二外延层具有扩散区域,第一导电层与扩散区域电连接,第二导电层位于衬底层背离第一外延层的一侧表面,且与衬底层电连接,衬底层与第一外延层的导电类型相反,第二外延层与扩散区域的导电类型相反,且第一外延层的导电类型和第二外延储能的导电类型相反,衬底层和第一外延层之间形成PN结,扩散区域和第二外延层之间形成PN结,通过芯片结构实现了两个PN结的串联,提升了高功率二极管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路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路的复杂性和高功率场景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对高功率二极管的需求越来越大。

2、目前,常常通过将多个二极管芯片叠加串联,并引出引脚,然后用树脂封装成整体的器件,以此获得高功率的二极管器件,然而上述的方法需要多个二极管封装成整体器件,导致成本偏高,且体积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高功率二极管将多个二极管芯片叠加串联,然后进行封装,从而导致成本偏高,体积偏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包括:

3、衬底层;

4、第一外延层,位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表面;

5、第二外延层,位于所述第一外延层背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外延层中具有第一扩散区域;

6、第一导电层,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扩散区域(7),其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外延层(3)、所述第一外延层(2),并深入至所述衬底层(1)中,所述第二扩散区域(7)围合形成隔离环,所述隔离环内具有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所述第二扩散区域(7)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的导电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层(2)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所述第二外延层(3)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均小于所述衬底层(1)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扩散区域(7),其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外延层(3)、所述第一外延层(2),并深入至所述衬底层(1)中,所述第二扩散区域(7)围合形成隔离环,所述隔离环内具有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所述第二扩散区域(7)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的导电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层(2)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所述第二外延层(3)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均小于所述衬底层(1)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区域(5)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大于所述第二外延层(3)掺杂导电杂质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信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