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泄漏导引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漏液导引结构及其适用的水冷散热系统,漏液导引结构对应水冷散热系统较高风险的漏液位置设置,并将漏液引至指定区域进行集水或/及由侦侧装置进行检测。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的功率不断提高,水冷式散热系统已成为个人电脑、数据中心等高算力设备的广泛应用技术。尽管水冷散热系统优于气冷系统的散热效率,但相对地也存在因冷却液体泄漏而导致设备毁损的风险。
2、常见水冷式散热系统的架构包括主要的水冷循环系统以及各别电子设备的水冷管路,彼此可通过公母接头或导接软管连通。由于系统维修或置换需求,公母接头或导接软管连接处易因老化或操作不当而发生冷却液体泄漏,进而导致邻近电子设备毁损,增加系统失效的风险。
3、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漏液导引结构,漏液导引结构对应水冷散热系统较高风险的漏液位置设置,并将漏液引至指定区域进行集水或/及由侦侧装置进行检测,以解决公知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液导引结构及其适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当该冷却剂经由该多个公母接头流入该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让该冷却剂升温,并且当该冷却剂经由该多个公母接头流入该热交换装置时,该热交换装置冷却该冷却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该泄漏液体沿着所对应的该斜面流向该热交换装置的该侧壁或该电子设备的该侧壁后集中于一集水装置或/及流经一漏液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4.一种漏液导引结构,组配导引一连接口所溢流的一泄漏液体,且该连接口是由一接头组件形成,该接头组件由一安装面横向导出,其中该漏液导引结构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散热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当该冷却剂经由该多个公母接头流入该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让该冷却剂升温,并且当该冷却剂经由该多个公母接头流入该热交换装置时,该热交换装置冷却该冷却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该泄漏液体沿着所对应的该斜面流向该热交换装置的该侧壁或该电子设备的该侧壁后集中于一集水装置或/及流经一漏液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4.一种漏液导引结构,组配导引一连接口所溢流的一泄漏液体,且该连接口是由一接头组件形成,该接头组件由一安装面横向导出,其中该漏液导引结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其中该接头组件连接于一热交换装置和一电子设备之间且包括多个公母接头,该安装面为该热交换装置的一侧面或该电子设备的一侧面,该多个公母接头沿该安装面由上至下排列,该漏液导引结构包括多个斜面,该多个斜面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每一该公母接头下方,且该多个斜面设置于一连接板上,并通过该连接板连接至该安装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其中该连接板通过一锁固元件或一卡合元件固定于该安装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其中该斜面远离该安装面的一端高于该斜面邻近该安装面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其中该斜面具一中央区以及两旁侧区,该中央区相对该接头组件的下缘,分别朝向两旁侧连接至该两旁侧区,该中央区低于该两旁侧区。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还包括一集液开口,该集液开口邻设于该安装面,位于该接头组件与该安装面连接处的下方,其中该连接口溢流的该泄漏液体受重力作用经该斜面导向该集液开口,并流经该集液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液导引结构,还包括一漏液检测装置,设置于该斜面与该安装面之间,且通过该集液开口下方,于该泄漏液体流经该集液开口下方时检测该泄漏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茗棠,陈伯彦,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