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664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抗菌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锌盐、2‑氨基对苯二甲酸、苯甲酸、浓盐酸、纳米氧化镁份、氯化镧、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乳酸、ZrCl4、丙交酯、氨甲环酸、4‑氨甲基苯甲酸、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抗菌性复合材料敷料中加入抗菌剂,可有效的提高抗菌性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同时通过加入制得的缓释止疼药剂混合物,可有效的提高止疼的效果,更有利于人员使用,降低患者使用时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性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生物以细菌、霉菌等形式作为病原菌很容易感染人类、动植物,引起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抗菌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用于医疗中的材料必须具有很好的抗菌性,特别是在人员受伤时,需要使用抗菌性复合材料对伤口进行包扎,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为有机类抗菌材料,此种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较弱,且在人体伤口处进行包扎时,只能够起到止血的功效,缺少止疼的功效,从而在包扎后人员仍会感觉到不适,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2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3份、苯甲酸1-2份、浓盐酸2-3份、纳米氧化镁1.5-4份、氯化镧1-3份、聚乙二醇1-2份、聚己内酯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2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3份、苯甲酸1-2份、浓盐酸2-3份、纳米氧化镁1.5-4份、氯化镧1-3份、聚乙二醇1-2份、聚己内酯多元醇3-5份、聚乳酸1-3份、ZrCl41-2份、丙交酯18-20份、氨甲环酸10-15份、4-氨甲基苯甲酸8-10份、氨基比林13-15份、非那西丁5-8份、咖啡因8-10份、苯巴比妥1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份、苯甲酸1份、浓盐酸2份、纳米氧化镁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2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3份、苯甲酸1-2份、浓盐酸2-3份、纳米氧化镁1.5-4份、氯化镧1-3份、聚乙二醇1-2份、聚己内酯多元醇3-5份、聚乳酸1-3份、zrcl41-2份、丙交酯18-20份、氨甲环酸10-15份、4-氨甲基苯甲酸8-10份、氨基比林13-15份、非那西丁5-8份、咖啡因8-10份、苯巴比妥1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份、苯甲酸1份、浓盐酸2份、纳米氧化镁1.5份、氯化镧1份、聚乙二醇1份、聚己内酯多元醇3份、聚乳酸1份、zrcl41份、丙交酯18份、氨甲环酸10份、4-氨甲基苯甲酸8份、氨基比林13份、非那西丁5份、咖啡因8份、苯巴比妥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释效能的抗菌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锌盐1.5份、2-氨基对苯二甲酸2.5份、苯甲酸1.5份、浓盐酸2.5份、纳米氧化镁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杰周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赋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