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热气缸盖和冷气缸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1),所述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包括冷却的气缸壳体(5),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冷气缸(6),由活塞引导装置(29)取向和/或定位的活塞(2)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冷气缸中平移移动,所述活塞(2)通过容纳在变速器壳体(42)中的动力传输装置(3)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至少一个旋转或往复式动力输出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密封的隔热装置(12)插置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与所述热气缸盖(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具有热气缸盖和冷气缸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1),所述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包括冷却的气缸壳体(5),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冷气缸(6),由活塞引导装置(29)取向和/或定位的活塞(2)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冷气缸中平移移动,所述活塞(2)通过容纳在变速器壳体(42)中的动力传输装置(3)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至少一个旋转或往复式动力输出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密封的隔热装置(12)插置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与所述热气缸盖(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隔热装置(22)插置在所述热冠部(19)与所述活塞(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22)由反射屏(57)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22)由蜂窝或纤维绝缘材料(58)组成,所述蜂窝或纤维绝缘材料占据所述热冠部(19)与所述活塞(2)之间的全部或部分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22)由至少一个隔热环(13)组成,所述至少一个隔热环由低热导率材料(14)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热导率材料(14)主要由氧化锆(15)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密封的隔热装置(12)的所述隔热环(13)借助于至少一个小表面接触边缘(16)与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和/或所述热气缸盖(10)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所述至少一个小表面接触边缘防止所述工作气体(17)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与所述热气缸盖(10)之间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隔热装置(22)的所述隔热环(13)借助于至少一个小表面接触边缘(16)与所述热冠部(19)和/或与所述活塞(2)直接或间接地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盖密封件(18)插置在形成所述密封的隔热装置(12)的所述隔热环(13)与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之间和/或所述环(13)和所述热气缸盖(1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活塞密封件(36)插置在形成所述隔热装置(22)的所述隔热环(13)与所述热冠部(19)之间和/或所述环(13)与所述活塞(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缸盖(10)和/或所述热冠部(19)全部或部分地由耐高温材料(20)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材料(20)主要由碳化硅(21)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缸盖(10)包括凹锥形气缸盖表面(25),借助于所述凹锥形气缸盖表面,所述气缸盖(10)通过所述气缸盖施加装置(24)保持施加在设置在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上的圆形气缸接触边缘(51)上,由所述表面(25)形成的凹锥体的角度使得当所述表面(25)由于所述气缸盖(10)的热膨胀与所述气缸壳体(5)的热膨胀之间的差异而在所述边缘(51)上滑动时,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气缸盖施加装置(24)与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的所述热气缸盖(10)的支承点分开的轴向距离保持大致恒定,同时所述凹锥形气缸盖表面(25)和所述圆形气缸接触边缘(51)形成所述气缸盖对中装置(39)。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冠部(19)具有凹锥形冠部表面(26),借助于所述凹锥形冠部表面,所述冠部(19)由所述冠部施加装置(23)保持施加在设置于所述活塞(2)上的活塞圆形接触边缘(52)上,由所述表面(26)形成的凹锥体的角度使得当所述表面(26)由于所述冠部(19)的热膨胀与所述活塞(2)的热膨胀之间的差异而在所述边缘(252)上滑动时,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冠部施加装置(23)在所述活塞(2)的所述热冠部(19)上的支承点分开的轴向距离保持大致恒定,同时所述凹锥形冠部表面(26)和所述活塞圆形接触边缘(52)形成所述冠部对中装置(4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冠部(19)在其周边具有空气动力学钝化焊道(5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缸盖(10)的外部覆盖有隔热件(4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密封环(37)具有由环形滑动表面(43)组成的活塞引导装置(29)。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的气缸壳体(5)通过所述气缸盖施加装置(24)保持夹紧在下部热气缸盖(10)与上部热气缸盖(10)之间,同时所述活塞(2)是双作用的,并且一方面包括下部活塞杆(46),所述下部活塞杆将所述活塞连接到所述动力传输装置(3)并且经由下部杆孔口(47)正好穿过所述下部热气缸盖(10),并且另一方面包括上部热冠部(19)和下部热冠部(19),以便与所述下部热气缸盖和所述上部热气缸盖(10)一起限定下部可变容积热室(11)和上部可变容积热室(1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杆冷却管(111)在所述杆(106)的全部或部分长度上密封地包封所述牵引杆(106),来自冷却液体源(113)的传热液体(32)能够在所述管(111)的内壁与所述杆(106)的外表面之间留下的空间中循环,同时所述管(111)的所述外表面的最大可能部分不接触所述杆通道(102)的内壁,以便与该后者壁一起限定空的空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管供应孔口(114)在所述第一杆端部(107)附近与所述杆冷却管(111)的内部连通,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管供应孔口(115)在所述第二杆端部(108)附近与所述杆冷却管(111)的内部连通,所述传热液体(32)能够在所述两个孔口(114,115)之间循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冷却管(111)具有管套环(116),所述管套环由所述牵引杆(106)直接或间接地保持夹紧在所述上部热气缸盖(10)所具有的固定凸耳(117)上或在所述变速器壳体(42)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往复式热力发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