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置及其机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561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脑装置及其机壳,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接口卡框架。本体具有一挡板,且挡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一网状开口。接口卡框架用以组装至挡板与固定一接口卡。接口卡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二网状开口。第二连接器开口与第一连接器开口相对应,以让接口卡的至少一连接器透过第一连接器开口与第二连接器开口而从挡板暴露出来。这些第一网状开口与这些第二网状开口互相对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壳,且特别涉及一种电脑装置及其机壳
技术介绍
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无庸置疑地电脑对现在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与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伺服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台式电脑(desktopcomputer)或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甚至工业用电脑(industrial computer),在一般人生活与工作之中,电脑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台式电脑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周边设备。主机部分还包括有电脑机壳,而电脑机壳的内部配设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接口卡及记忆体等电子零组件。此外,电脑机壳的内部亦包括了硬盘(hardwaredisk)、软盘(flo卯y disk)及光盘只读存储驱动器(CD-ROM drive)等储存装置。 —般来说,大部分的接口卡上都会设置有连接器,以与缆线相连接。因此,为了方便缆线与连接器的连接,电脑机壳的挡板上会有对应的开口露出连接器。在接口卡安装到电脑机壳的过程中,接口卡除了要沿垂直主机板的方向插入主机板外,还得沿平行主机板的方向来让接口卡上的连接器穿过挡板的开口。也就是说,接口卡需经过垂直主机板与平行主机板的两个方向上的位移,才能够完成与主机板的组装。 然而,这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往往会造成接口卡与开口周围或是插槽周围的结构互相干涉,使得接口卡安装的过程相当不顺畅,也容易造成结构碰撞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脑装置及其机壳,具有方便组装的特性。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接口卡框架。本体具有一挡板,且挡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一网状开口 。接口卡框架用以组装至挡板与固定一接口卡。接口卡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二网状开口。第二连接器开口与第一连接器开口相对应,以让接口卡的至少一连接器透过第一连接器开口与第二连接器开口而从挡板暴露出来。所述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与所述多个第二网状开口互相对应。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挡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面向本体的外部,第二表面面向本体的内部,而接口卡框架组装至第二表面。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开口为一边缘缺口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开口适配于接口卡的连接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脑机壳还包括多个固定件,用以组装接口卡框架 至挡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接口卡框架还具有多个固定部,用以与接口卡相固定。 本技术再提出一种电脑装置,包括一主机板、一接口卡以及电脑机壳。主机板具有一插槽。接口卡具有至少一连接器,且适于沿主机板的一法线方向与插槽相连接。电 脑机壳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接口卡框架。本体用以容置主机板,且具有一挡板。挡板具有至 少一第一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一网状开口。接口卡框架用以组装至挡板与固定接口卡。接 口卡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二网状开口 。第二连接器开口与第一连接器 开口相对应,以让连接器透过第一连接器开口与第二连接器开口而从挡板暴露出来。所述 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与所述多个第二网状开口相对应。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挡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第一表 面面向本体的外部,第二表面面向本体的内部,而接口卡框架沿法线方向组装至第二表面。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开口为一边缘缺口 。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开口适配于连接器。 基于上述,本技术的电脑机壳的接口卡框架与本体的挡板具有对应的连接器 开口与对应的网状开口。因此,挡板与接口卡框架可重迭组装。 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接口卡组装于接口卡框架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接口卡自电脑装置中移除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主机板;12:插槽;20 :接口卡;22 :连接器;50 :电脑装置;110 :本体;112 :挡板;112a:第一连接器开口112b :第一网状开口 ;120 :接口卡框架;122 :第二连接器开口 ;124 :第二网状开口 ;126 :固定部;130 :固定件;Fl :第一表面;N:法线方向;F2 :第二表面;100 :电脑机壳。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脑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电脑装置50包括一主 机板10、一接口卡20以及电脑机壳IOO。电脑机壳IOO包括一本体110以及一接口卡框架 120。本体IIO用以容置主机板IO,且具有一挡板112。接口卡框架120用以组装至挡板 112与固定接口卡20。 详细而言,挡板112可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Fl与一第二表面F2。第一表面Fl 面向本体110的外部,第二表面F2面向本体110的内部,且接口卡框架120可沿主机板10 的法线方向N组装于挡板112的第二表面F2上。 进一步来说,挡板112具有多个第一网状开口 112b,且接口卡框架120具有多个第二网状开口 124。当接口卡框架120组装至挡板112时,这些第一网状开口 112b与这些第 二网状开口 124相对应。藉此,从电脑机壳100的外部来看,接口卡框架120与挡板112看 起来较为一致且美观。 亦即,挡板112与接口卡框架120可重叠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接口卡框架120可 先与接口卡20组装在一起,再与挡板112组装。 图2为图1的接口卡组装于接口卡框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接口卡20 具有至少一连接器22(图中示意地绘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接口卡20例如是一接口夹 层卡(Mezzanine card),且可为网路卡。亦即,连接器22可用以连接网路缆线。 此外,接口卡框架120具有对应连接器22的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 (图3中示 意地绘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适配于连接器22。换句话说,第二连 接器开口 122与连接器22在尺寸上相对应,以让连接器22能够穿过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 图3为图1的接口卡自电脑装置中移除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3中移除了 图1的接口卡20。请参考图1与图3,挡板112还具有对应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的至少一 第一连接器开口 112a(图中示意地绘出两个)。当接口卡20随接口卡框架组装至挡板112 时,连接器22穿过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与第一连接器开口 112a。 进一步来说,主机板10具有一插槽12,且插槽12的朝向可平行主机板10的法线 方向N。接口卡框架120则可沿法线方向N组装至挡板112的第二表面F2,以带动接口卡 20沿主机板10的法线方向N与插槽1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开口 112a可为 一边缘缺口 ,且缺口的朝向与法线方向N相反,以让连接器22突出于第二连接器开口 122 的部分能够沿法线方向N移入第一连接器开口 112a中。 此外,接口卡框架120还可具有多个固定部126,用以与接口卡20相固定。另夕卜, 电脑机壳100还可包括多个固定件130,分别穿过接口卡框架120与挡板112,以组装接口 卡框架120至挡板112。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固定件130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挡板,且该挡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以及一接口卡框架,用以组装至该挡板与固定一接口卡,该接口卡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二网状开口,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开口与该第一连接器开口相对应,以让该接口卡的至少一连接器透过该第一连接器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器开口而从该挡板暴露出来,且所述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与所述多个第二网状开口互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挡板,且该挡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以及一接口卡框架,用以组装至该挡板与固定一接口卡,该接口卡框架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器开口与多个第二网状开口,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开口与该第一连接器开口相对应,以让该接口卡的至少一连接器透过该第一连接器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器开口而从该挡板暴露出来,且所述多个第一网状开口与所述多个第二网状开口互相对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挡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面向该本体的外部,该第二表面面向该本体的内部,而该接口卡框架组装至该第二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开口为一边缘缺□。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开口适配于该接口卡的连接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件,用以组装该接口卡框架至该挡板。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口卡框架还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淯陈宏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