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训练机构、康复机器人及训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480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上肢训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肢训练机构、康复机器人及训练方法,所述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组手臂治疗单元,每组手臂治疗单元均包括:悬挂式牵引组件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用于佩戴在患者的上肢上;每组手臂治疗单元的悬挂式牵引组件包括:至少两套收卷组件,每套收卷组件上收卷有吊绳,至少两套收卷组件的所述吊绳的悬挂端均可拆卸连接在该组手臂治疗单元的所述上肢固定件上;所述至少两套收卷组件用于为佩戴上肢固定件后的上肢提供牵引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加灵活、安全、舒适,同时患者上肢的运动范围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上肢训练,具体涉及一种上肢训练机构、康复机器人及训练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脑卒中患病率逐年增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患中风或者脑血管疾病。临床学证据指出,由于脑的可塑性,通过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康复动作训练,能够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因此,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已经成为现代康复医学和康复工程的研究热点。

2、传统的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方法是康复治疗师对患者患肢进行手把手、一对一、连续并反复的被动训练,从而帮助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恢复。这种训练方式存在效率低、控制精度差、患者被动接受治疗主动性差等诸多问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康复机器人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这不仅可以缓解康复医师短缺的社会难题,而且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并提升康复效果。鉴于脑卒中后患者多数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因此,开展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需求背景。

3、目前,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有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种模式。其中,被动训练是患者按照机器人预定义的轨迹完成康复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组手臂治疗单元,每组手臂治疗单元均包括:悬挂式牵引组件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用于佩戴在患者的上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手臂治疗单元的悬挂式牵引组件还包括:安装盒(2),所述至少两套收卷组件安装在安装盒(2)内,每套所述收卷组件上的所述吊绳(1)的悬挂端从安装盒(2)的底部穿出到安装盒(2)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手臂治疗单元还均包括:主控器、绳长检测器和收卷驱动器,所述收卷驱动器和所述绳长检测器均与主控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两组手臂治疗单元,每组手臂治疗单元均包括:悬挂式牵引组件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用于佩戴在患者的上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手臂治疗单元的悬挂式牵引组件还包括:安装盒(2),所述至少两套收卷组件安装在安装盒(2)内,每套所述收卷组件上的所述吊绳(1)的悬挂端从安装盒(2)的底部穿出到安装盒(2)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手臂治疗单元还均包括:主控器、绳长检测器和收卷驱动器,所述收卷驱动器和所述绳长检测器均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收卷驱动器用于驱动该组手臂治疗单元的至少两套收卷组件对吊绳(1)进行收卷或释放;所述绳长检测器用于检测吊绳(1)的释放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手臂治疗单元还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肢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位置检测模块包括:加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普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