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457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的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型能够描述高速列车在电分相处产生的弓网离线电弧的状态与特点,相较于现有模型,其模型表达更为准确,针对于列车经过电分相时产生的离线电弧状态进行分析和模型矫正,在进一步研究离线距离和电弧长度的关系时,引入电弧受到的合力场影响因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弧长度与离线距离的关系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的电气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


技术介绍

1、在高速电气化铁路领域中,目前对弓网离线电弧模型的研究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电弧建模方式是:忽略电弧内部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仅通过电弧的外部特性,将其看作是一个二端口元件并建立黑盒电弧模型。

2、但是该模型其没有专门分析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处的电弧特点,没有研究合力场作用下电弧长度与离线距离之间的关系,目前大部分都是在经典黑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参数修正,而且参数修正多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取近似值,所以其准确性有待提高,同时现有涉及气流场对电弧影响的文献大部分都不是针对高速列车弓网离线产生的电弧,少数涉及到气流场对弓网离线电弧影响的研究中,也没有考虑列车经过电分相这种特殊位置时电弧的状态不同,气流场的影响结果也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针对高速列车在经过电分相时产生的弓网离线的状态,分析高速气流场横、纵向吹弧造成的合力场影响,计算在电分相处电弧与列车车顶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其电弧长度与弓网离线距离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在电分相处离线电弧耗散功率和电弧电压的求解方式,并以此建立了电弧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电弧的对流功率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当列车经过普通点时,弓网离线情况不太严重,此时弓网离线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针对高速列车在经过电分相时产生的弓网离线的状态,分析高速气流场横、纵向吹弧造成的合力场影响,计算在电分相处电弧与列车车顶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其电弧长度与弓网离线距离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在电分相处离线电弧耗散功率和电弧电压的求解方式,并以此建立了电弧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电弧的对流功率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当列车经过普通点时,弓网离线情况不太严重,此时弓网离线离线距离较短,在该处产生的离线电弧垂直于列车车顶的水平面,即普通点处弓网离线电弧的电弧长度lcom与弓网的离线距离dlx近似相等,所以在普通点产生电弧的对流功率pk中只有横向吹弧产生的对流功率pkt存在,此时单位弧长横向吹弧产生的对流功率pk′t可以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弓网离线电弧的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时,受电弓必须与原来的接触网导线分离进入电分相的中性线以便实现换相,所以高速列车在电分相处发生的弓网离线情况比在普通点处严重,此时弓网离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毓涛刘希军李鑫刘洋谭壹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