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结构抗震加固用半透明防屈曲支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435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抗震加固用半透明防屈曲支撑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附预制梁柱框架、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预制梁包括加固梁以及斜撑底部的混凝土节段,在现场直接拼装,并与原结构连接;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包括中部半透明节段、端部混凝土节段、两端套筒、穿心预应力筋以及两端垫块,不影响原结构采光性能,通过刚性斜撑满足抗压需求,穿心预应力筋实现弹性抗拉,各部件自下而上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附预制框架与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共同实现了在保证原结构采光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加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效果,震后可修复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屈曲支撑技术,属于土建。


技术介绍

1、抗震问题是目前砌体结构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传统结构自重大,抗拉、抗弯、抗剪能力低,抗震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相比其他结构形式损坏率、损坏程度都更严重,尤其是未按标准设置抗震构造措施的老旧砌体结构建筑极易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甚至发生倒塌。在结构加固中,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抗剪能力与耗能能力,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原结构的使用功能不受影响。

2、国内现有的传统结构加固技术有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法、外部粘钢法、黏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外加预应力撑杆加固法,提供的加固效果有限,造价较高,同时易对原结构使用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日本在1995年阪神地震后提出钢筋混凝土外附子结构加固技术并加以应用,能够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并且在地震中耗能,以保证原结构的安全性,提高震后修复的便利性,但其往往由于较大的斜撑尺寸影响原结构采光与建筑美观。上述情况下,不仅需要有效解决传统结构抗震加固问题,控制对原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还需要控制成本,以适应需加固改造建筑数量庞大的现状。因此,亟需研发高抗侧刚度、可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抗震加固用半透明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结构墙体(1)、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外附加固梁(3)、外附加固柱(4)和后浇区(6);所述原结构墙体(1)上分为若干个包含一个窗口的墙体加固单元(5),每个墙体加固单元(5)在楼板高度处及窗间分别设置水平向外附加固梁(3)与竖直向外附加固柱(4),所述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布置在外附加固梁(3)和外附加固柱(4)组成的装配式框架内部,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与原结构墙体(1)连接处为后浇区(6);所述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与上下楼层处的外附加固梁(3)、外附加固柱(4)为一体式结构,共同组成外附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抗震加固用半透明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结构墙体(1)、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外附加固梁(3)、外附加固柱(4)和后浇区(6);所述原结构墙体(1)上分为若干个包含一个窗口的墙体加固单元(5),每个墙体加固单元(5)在楼板高度处及窗间分别设置水平向外附加固梁(3)与竖直向外附加固柱(4),所述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布置在外附加固梁(3)和外附加固柱(4)组成的装配式框架内部,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与原结构墙体(1)连接处为后浇区(6);所述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2)与上下楼层处的外附加固梁(3)、外附加固柱(4)为一体式结构,共同组成外附抗震加固子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抗震加固用半透明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加固单元(5)安装在原结构墙体(1)的底层时,墙体加固单元(5)包括底层外附加固梁(7)和底层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8),底层斜向半透明组合防屈曲支撑(8)内设有底层穿心预应力抗拉筋(91),底层穿心预应力抗拉筋(91)的下部通过锚固弯钩(92)设置在底层外附加固梁(7)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阳宋世超朱虹董志强郑忆姚刘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