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加工,具体为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塑料制品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塑料制品的加工工艺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由二种或者二种以上不同的塑料(多物料)组成的塑料制品已经成为汽车、家电、通讯、玩具、家居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此类产品最早出现的加工方法称为“包胶法”,先在第一套模具中用第一种塑料做出产品的一部分。然后将这个“半成品”放入第二套模具中,再注入第二种塑料,使得第二种塑料“包”住第一种塑料。成为所需要的制品。这种加工方法目前还是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原有的包胶法工艺生产效率比较低,不良品比较多,特别是大型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及其加工方法,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刀片在模腔内伸缩移动,利用刀片将模腔分割成不同的腔室,方便分批次的对不同腔室进行灌入浇筑液,再利用浇筑液凝固过程与半成品工件进行连接,达到单腔多色工件加工,提升加工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上模,所述固定下模和活动上模相向的一侧开设有模腔,所述固定下模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模腔的两端连通,所述导料管的顶端向上延伸并贯穿活动上模,所述固定下模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模腔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底部贯穿固定下模向下延伸并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活动上模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贯穿至模腔的内腔并与模腔内腔的两侧贴合。
4、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固定下模外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贯穿至固定架的内腔并与活动上模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活动上模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至限位孔的内腔。
6、优选的,所述固定下模顶部的四周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活动上模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卡接于定位槽的内腔,所述定位块呈半球状设置。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牵引弹簧,所述牵引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于活动上模的顶部。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并固定于活动上模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模腔内腔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刀片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侧贯穿活动板并向上延伸。
10、基于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还提供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s1、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使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刀片贯穿固定下模,然后利用刀片将活动上模和固定下模之间的模腔分为左右两部分;
12、s2、将一种颜色的浇筑液从一侧的导料管灌入,然后该颜色的浇筑液沿导料管进入模腔内,并填充满刀片一侧的模腔;
13、s3、待浇筑液完全凝固后,再次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将刀片向下缩回,然后再将另一种颜色的浇筑液从另一侧的导料管灌入,浇筑液在进入模腔后迅速填充满空腔,并与凝固的半成品工件接触,在后灌入的浇筑液凝固过程中,使两种不同的浇筑液粘连在一起。
14、优选的,所述刀片的两面可以设置成凹凸面,增加两种不同浇筑液黏连的面积,确保多色工件结构的稳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刀片在模腔内伸缩移动,利用刀片将模腔分割成两片不同的腔室,通过先后灌入不同颜色的浇筑液,依次对多色工件进行逐步加工,无需将加工的半成品转移至另一组模具内部,易造成在转移过程中半成品的损坏,或者两组模具存在差异,导致最终加工的工件质量不合格,形成残次品,通过一个模腔可以保证工件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确保工件加工的质量。
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牵引弹簧对支撑板和挡板的牵引,使挡板插入模腔内,对导料管与模腔进行隔离,避免浇筑液在导料管内凝固,不利于工件的脱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包括固定下模(1)和活动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下模(1)和活动上模(2)相向的一侧开设有模腔(3),所述固定下模(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导料管(4),所述导料管(4)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模腔(3)的两端连通,所述导料管(4)的顶端向上延伸并贯穿活动上模(2),所述固定下模(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所述模腔(3)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刀片(6),所述刀片(6)的底部贯穿固定下模(1)向下延伸并与第一电动推杆(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上模(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挡板(7),所述挡板(7)的底部贯穿至模腔(3)的内腔并与模腔(3)内腔的两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固定下模(1)外侧的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9),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贯穿至固定架(8)的内腔并与活动上模(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下模(1)顶部的四周均固定有定位块(13),所述活动上模(2)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定位块(13)卡接于定位槽(14)的内腔,所述定位块(13)呈半球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牵引弹簧(15),所述牵引弹簧(15)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固定于活动上模(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8)的内腔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6)并固定于活动上模(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3)内腔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活动板(19),所述刀片(6)远离第一电动推杆(5)的一侧贯穿活动板(19)并向上延伸。
9.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的加工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6)的两面可以设置成凹凸面,增加两种不同浇筑液黏连的面积,确保多色工件结构的稳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包括固定下模(1)和活动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下模(1)和活动上模(2)相向的一侧开设有模腔(3),所述固定下模(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导料管(4),所述导料管(4)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模腔(3)的两端连通,所述导料管(4)的顶端向上延伸并贯穿活动上模(2),所述固定下模(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所述模腔(3)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刀片(6),所述刀片(6)的底部贯穿固定下模(1)向下延伸并与第一电动推杆(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上模(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挡板(7),所述挡板(7)的底部贯穿至模腔(3)的内腔并与模腔(3)内腔的两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固定下模(1)外侧的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9),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贯穿至固定架(8)的内腔并与活动上模(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型腔多色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底部的四周均固定有限位杆(11),所述活动上模(2)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杆(11)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贯穿至限位孔(12)的内腔。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东,项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