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介立专利>正文

伸缩式锄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式锄头,其特点是在前后两节套筒式锄杆的前端,通过螺旋副弹性开口夹紧套联接一弯曲的锄头钩,锄头钩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空心锄板。该农具能有效地解决锄板挂土问题,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手工农具。长期以来,农民铲地时使用的锄头都是由锄杆联接一个带有弯钩部分的锄板组成的。这种锄头使用起来锄板易挂土,且携带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伸缩式锄头,它能有效地地解决锄板挂土问题,且携带方便。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前后两节套筒式锄杆的前端,通过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联接一弯曲的锄头钩,锄头钩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空心锄板。前后两节锄杆均为园锥台筒体,其中后节锄杆的内孔亦为园锥台状孔,它们之间同向锥度滑动配合。前节锄杆抽出一定长度后,两节锄杆即相对位置锁定。前节锄杆的前端加工成弹性开口夹紧套,它与外面的螺旋套螺纹联接,共同组成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使用时,将前节锄杆从后节锄杆中抽出,两节锄杆就会达到相对位置锁定,-->在前节锄杆的前端插入锄头钩,旋紧螺旋套将锄头钩夹紧,在锄头钩的前端用螺丝固定上空心锄板即可用来铲地。该农具由于采用了空心锄板和套筒式锄杆,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锄板挂土问题,且携带方便,可提高劳动效率。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伸缩式锄头的示意图。技术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是这样的:在前后两节套筒式锄杆的前端,通过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联接一弯曲的锄头钩(1),锄头钩(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空心锄板(6)。前节锄杆(3)和后节锄杆(4)均为圆锥台筒体,其中后节锄杆(4)的内孔亦为圆锥台状孔,它们之间同向锥度滑动配合。前节锄杆(3)的前端加工成弹性开口夹紧套,它与外面的螺旋套(2)螺纹联接,共同组成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后节锄杆(4)的后端设有通过螺纹联接的防土帽(5)。使用时,将前节锄杆(3)从后节锄杆(4)中抽出,两节锄杆就会达到相对位置锁定。在前节锄杆(3)的前端插入锄头钩(1),旋紧-->螺旋套(2)将锄头钩(1)夹紧,在锄头钩(1)的前端用螺丝固定上空心锄板(6)即可用来铲地。锄板(6)可根据土质不同随时更换实心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锄头,其特征是在前后两节套筒式锄杆的前端,通过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联接一弯曲的锄头钩(1),锄头钩(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空心锄板(6),前节锄杆(3)和后节锄杆(4)均为圆锥台筒体,其中后节锄杆(4)的内孔亦为圆锥台状孔,它们之间同向锥度滑动配合,前节锄杆(3)抽出一定长度后,两节锄杆即相对位置锁定,前节锄杆(3)的前端加工成弹性开口夹紧套,它与外面的螺旋套(2)螺纹联接,共同组成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锄头,其特征是在前后两节套筒式锄杆的前端,通过螺旋付弹性开口夹紧套联接一弯曲的锄头钩(1),锄头钩(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一个空心锄板(6),前节锄杆(3)和后节锄杆(4)均为圆锥台筒体,其中后节锄杆(4)的内孔亦为圆锥台状孔,它们之间同向锥度滑动配合,前节锄杆(3)抽出一定长度后,两节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介立
申请(专利权)人:潘介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