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及包括该机柜的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199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以及包括该机柜的通信设备,该室外机柜包括防护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底面,防护壳体的底面与地面平行;出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一侧壁的上部,该出风口与可使防护壳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相连;出风口处还具有一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设置在防护壳体内。进风口处具有多个沿平行于地面方向、倾斜平行排列的第一百叶片,还具有多个沿平行于地面方向、倾斜平行排列的第二百叶片,第二百叶片位于第一百叶片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设置能够过滤多种物质的空气过滤器,实现了过滤盐雾、霉菌等有害物质的功能,弥补了目前常用的机柜在防盐雾、霉菌等方面的设计缺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及包括该机柜 的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在能源紧张的今天,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已经成为当今通信设备节能降噪的优选方案之一。室外机柜中,风机的作用是促使空气流通,从而利用室外流通的低温空气带走通 信设备内部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外部空气进入机柜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灰 尘、盐雾、霉菌和水等进入通信设备内部,从而对通信设备带来损害。因此,对室外机柜的进 风口必须设置防尘、防水、防盐雾和防霉菌等结构。目前常见的的室外机柜多采用两种防护结构迷宫型和S型。图1为现有的使用第一种防护结构的室外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室外 机柜包括风道仓101和机柜门102,其中,机柜门102上部具有进风口 103,风道仓101的下 部具有出风口 107。出风口 107与风机(未示出)相连,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外流通空气依 次经过进风口 103、机柜内部和出风口 107进入通信设备。进风口 103处具有互相成一定角 度设置的外百叶窗104和内百叶窗105。机柜内还具有上端开口的截流斗106,截流斗106 包封内百叶窗105。风道仓101下部的出风口 107处具有防尘组件108。这种迷宫型防护结构的室外机柜通过将进风口 103的位置提高、以及设立上端开 口的截流斗106,从而改变了气流方向。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气流从进风口 103进入机 柜后,需要向上经截流斗106上方的开口流出截流斗106,然后向下运动至出风口 107。这 种迷宫式结构能够大量减少泥水及大颗粒灰尘直接进入机柜或堵塞防尘网的可能性,同时 减少了细微颗粒状灰尘进入机柜的数量,防尘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增加内百叶窗105 和截流斗106,能够使喷射在外百叶窗104内侧的水流和灰尘汇集到截流斗106中,而不会 进入机柜。但是,这种迷宫型防护结构并不能防止盐雾、霉菌以及白蚁等小昆虫通过机柜进 入通信设备。另外,由于截流斗106位于机柜内部,因此其清洁工作较为繁琐,如果不能及 时清理截流斗106,则积聚的灰尘等仍然会随气流一起、经出风口 107进入通信设备中,从 而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害。图2为现有的第二种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种S型防护结构由 多个截面为S型的防水百叶片201组成,多个防水百叶片201依次平行贴近排列,在室外机 柜的进风口处形成防护结构。这种S型防护结构的优点在于防水性能极为优越,可以防止来自各个方向的射水 进入机柜。但是这种防护结构对于尘土、盐雾、霉菌等对通信设备造成较大损害的物质几乎 没有防御能力。因此,目前所使用的室外机柜的防护结构虽然对射水和尘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4用,但是都无法防止盐雾、霉菌以及白蚁等小昆虫通过机柜进入通信设备,而不能良好地保 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及包括该机柜的通 信设备,不仅能够避免射水、尘土、盐雾、霉菌以及白蚁等小昆虫通过机柜进入通信设备,而 且方便工程维护,从而极大地改善了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中的冷却风的品质和通信设备的 工作环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包括防护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底面,防护壳体的底面与地面平行;出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一侧壁的上部,该出风口与可使防护壳体内空气流动的风 机相连;所述出风口处还具有一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设置在防护壳体内。优选地,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过滤介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处具有多个沿平行于地面方向、倾斜平行排列的第一百叶片, 该第一百叶片可使气流沿平行于第一百叶片的方向流动。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还具有多个沿平行于地面方向、倾斜平行排列的第二百叶 片,该第二百叶片可使气流沿平行于第二百叶片的方向流动;所述多个第二百叶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百叶片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百叶片与第二百叶片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百叶片与第二百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百叶片与第二百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每个第一百叶片与第 二百叶片错开排列。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还具有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防护壳体的金属防护网,所述 金属防护网位于第一百叶片的下方。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本体和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 该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及包括该机柜的通信设备,通过设置能够过滤 多种物质的空气过滤器,实现了过滤盐雾、霉菌等有害物质的功能,弥补了目前常用的机柜 在防盐雾、霉菌等方面的设计缺陷。进一步地,通过在位于底部的进风口处设置多重过滤结 构,能够良好地过滤水、尘土等物质,较大程度地减轻了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压力,从而极大 地改善了机柜中冷却空气的品质和通信设备的工作环境,实现直接、安全的冷却方法。另 外,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金属防护网,从而便于清洁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使用第一种防护结构的室外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第二种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3是本技术的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的侧面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 的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包括防护壳体301、进风口 302和出风口 303。其中,进风口 302位 于防护壳体301的底面,防护壳体301的底面与地面平行。出风口 303设置在防护壳体301 的一侧壁的上部,出风口 303与可使防护壳体301内空气流动的风机(未示出)相连。通 常情况下,通信设备与室外机柜之间通过管道(如图3中30所示)连接,因此,出风口 303 一般设置在与该连接管道对应的位置处。本技术的室外机柜在其出风口 303处还具有一空气过滤器304,该空气过滤 器304设置在防护壳体301内。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外流通的冷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 302、空气过滤器304和出风 口 303后,通入待冷却的通信设备中。空气过滤器304能够过滤该冷空气中的灰尘、霉菌、 盐雾和水等,同时也可将白蚁等小昆虫阻拦在通信设备之外,能够良好地保护通信设备不 受到冷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损坏。优选地,空气过滤器304的过滤介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这种过滤介质对0. 3 ii m 以下颗粒的过滤效率高达99.0%,且具有天然的憎水结构,化学及生物惰性良好,因此能够 防止水、灰尘、霉菌、盐雾等腐蚀性物质通过该空气过滤器304,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另外, 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抗紫外线的性能,且物理性能稳定,因此,使用这种过滤介质的空气过 滤器304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过滤效率稳定。为了增强室外机柜防水的能力,且减轻空气过滤器304的防水压力,本技术 的室外机柜在位于防护壳体301底面的进风口 302处,还设置有多个沿平行于底面方向、倾 斜平行排列的第一百叶片305,第一百叶片305使得进入室外机柜的气流沿平行于第一百 叶片305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散热型室外机柜,包括防护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底面,防护壳体的底面与地面平行;  出风口位于防护壳体的一侧壁的上部,该出风口与可使防护壳体内空气流动的风机相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处还具有一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设置在防护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斌张晓达
申请(专利权)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