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022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20
本技术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包括管柱一,所述管柱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锥,所述固定锥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铰接块二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固定锥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左右对称的锚杆。本技术中,通过拉动连接绳带动固定锥移动,通过伸缩杆、铰接块一和铰接块二起到对固定锥的支撑作用,然后通过将锚杆固定在地面内部,达到了使管桩固定更加稳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


技术介绍

1、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预应力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由打桩机打入地下,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2、公告号为:cn216275646u中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涉及管桩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设置于预应力管桩一端的上端板和设置于预应力管桩的另一端的下端板,一所述预应力管桩的上端板上设置有供另一预应力管桩的下端板固定的锁定组件,所述预应力管桩靠近上端板的一侧设置供另一预应力管桩插入对准的定位组件。该申请具有提高连桩过程中管桩之间的对准率的效果,该申请中预应力管桩在打入地之后,时间久了管桩会逐渐因泥土流动发生偏移,对打入地下后的预应力管桩没有进行加固,影响管桩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管桩,旨在改善预应力管桩在打入地之后,时间久了管桩会逐渐因泥土流动发生偏移,对打入地下后的预应力管桩没有进行加固,影响管桩固定效果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管桩,包括管柱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一(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一(4),所述铰接块一(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锥(5),所述固定锥(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二(7),所述铰接块二(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所述固定锥(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左右对称的锚杆(10),所述管柱一(1)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管桩,包括管柱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一(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一(4),所述铰接块一(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锥(5),所述固定锥(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二(7),所述铰接块二(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所述固定锥(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左右对称的锚杆(10),所述管柱一(1)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管柱二(2),所述管柱二(2)的上表面与所述管柱一(1)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杆(1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管柱一(1)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二(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头(23),所述锥头(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钻刀(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钻刀(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建红李阳廖兵王波李斌赵子劲姚琪许乐思蔡慧泉张依培张昱生陈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