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散热的电机。
技术介绍
1、电机的散热问题是电机在应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电机内部的冷却方式多为通过定子轭部或机壳开设风道的形式完成冷却,无法完成电机转子内的冷却。
2、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为cn2023109361447,于2023年10月24日公开的名称为“电机”的技术专利,该申请包括外壳体、转子机构、定子机构和绕组机构。转子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体中,转子机构包括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的转轴和设置于转轴上的转子;定子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体中,定子机构和外壳体固定连接,定子机构至少部分围绕转子机构设置;绕组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子机构上;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风道,第一冷却风道与外界连通,转轴中设置有沿转轴轴线延伸的第二冷却风道,第二冷却风道的一端和外界连通,在电机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冷却风道将外界的冷却风输送至第二冷却风道中,冷却风经过第二冷却风道后从第二冷却风道连通外界的一端输送至外界。也就是利用电机轴内部的通道完成电机内侧的散热。
3、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散热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在电机外壳内旋转的电机轴,电机外壳内固定设有定子,电机外壳包括管状壳体、连接在管状壳体一端的前端盖和连接在管状壳体另一端的后端盖,电机轴上固定有转子,定子通电时驱动转子和电机轴一起旋转,电机轴的两端伸出到电机外壳外部,所述电机轴的后端上连接有外散热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内设有沿电机轴轴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贯通电机轴的两端面,所述电机轴的后端上固接有随同电机轴一起转动的集风轮,所述外散热叶片连接在所述集风轮的外周面上,所述集风轮上设有与散热通道对接在一起的贯通孔,所述集风轮上设有内散热叶片,内散热叶片转动时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散热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和在电机外壳内旋转的电机轴,电机外壳内固定设有定子,电机外壳包括管状壳体、连接在管状壳体一端的前端盖和连接在管状壳体另一端的后端盖,电机轴上固定有转子,定子通电时驱动转子和电机轴一起旋转,电机轴的两端伸出到电机外壳外部,所述电机轴的后端上连接有外散热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内设有沿电机轴轴向延伸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贯通电机轴的两端面,所述电机轴的后端上固接有随同电机轴一起转动的集风轮,所述外散热叶片连接在所述集风轮的外周面上,所述集风轮上设有与散热通道对接在一起的贯通孔,所述集风轮上设有内散热叶片,内散热叶片转动时产生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或定子与转子之间设有连通定子两端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前端连通的一端连通的前端盖部风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的后端连通的后端盖部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所述贯通孔连对接在一起的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同电机外壳固定在一起,所述内散热叶片转动时产生的风的方向为经过所述隔离管内部朝向贯通孔吹而到达第一散热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