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630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6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及车辆,该防护结构包括防撞板和底护板,防撞板位于车辆的电池包和发动机之间,底护板沿竖直方向位于发动机的底部,底护板至少部分覆盖发动机并朝向电池包的方向延伸,以遮蔽电池包与发动机之间的间隙,防撞板呈板状,防撞板包括安装部,底护板经安装部固定于防撞板。本申请将防撞板作为底护板的安装支架,为底护板提供了安装点,以将防撞板与底护板集成,从而使得本申请的防护结构既能满足对电池包的可靠防护,又能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并满足轻量化要求。此外,本申请防护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电池包如若遭受磕碰或撞击等,可能会对电池包的连接线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电池包变形,从而可能会引发短路、起火燃烧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因此,必须为电池包设置可靠的防护结构。

2、同时,空气动力学性能影响车辆的续航、燃油经济等多种性能,为了提升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常会在车底设置底护板,并需要在副车架上设置安装支架以固定底护板。然而该设计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因此亟需一种既能保护电池包避免电池包遭受磕碰,又能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同时满足轻量化要求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结构,通过针对性优化电池包的防护结构,以将底护板与防撞板集成,从而既能满足对电池包的可靠防护,又能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并满足轻量化要求。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搭载有该防护结构的车辆,具体包括如下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板和底护板,所述防撞板位于车辆的电池包和发动机之间,所述底护板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底部,所述底护板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发动机并朝向所述电池包的方向延伸,以遮蔽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间隙,所述防撞板呈板状,所述防撞板包括安装部,所述底护板经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防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发动机的排列方向,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电池包和/或所述发动机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板和底护板,所述防撞板位于车辆的电池包和发动机之间,所述底护板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底部,所述底护板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发动机并朝向所述电池包的方向延伸,以遮蔽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间隙,所述防撞板呈板状,所述防撞板包括安装部,所述底护板经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防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发动机的排列方向,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电池包和/或所述发动机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防撞板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发动机或所述电池包延伸,所述防撞板的底部沿所述电池包或所述发动机的方向弯折以形成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底护板之间通过卡扣和/或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红伟张佳欢索建军张晓东李延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