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577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涉及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机器人主体上安装有四组升降推进器和四组控向推进器,四组控向推进器均采用可拆卸安装,四组升降推进器的外部安装有防护装置,通过防护装置防止悬浮物被卷入升降推进器内,防护装置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档杆和活动安装在档杆上的退脏组件,退脏组件能够沿档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升降推进器的外部安装有防护装置,通过防护装置可以对水中的杂物进行阻挡,即当有杂物将要进入到升降推进器内时,会悬挂缠绕在档杆上,从而实现了保护升降推进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公知的,水下机器人是用于在水下环境中执行任务的机器人。这些任务可以包括探索、数据收集、维修等,水下机器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遥控水下机器人(rov,remote ly operated veh i c l e):通过电缆连接到操作台,主要用于进行实时操控的任务,如深海勘探和维修;自主水下机器人(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 i c l e):可以自主执行任务,通常用于数据采集和环境监测,如海洋调查和气候研究;混合型水下机器人:结合了rov和auv的特性,能够在自主模式和遥控模式之间切换,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而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是一种基于水下,能够对水下生物进行识别,并通过有线网络、无线mesh网络和4g等手段将水下图像实时推送给各个直播平台,为各平台平台提供清晰的水面和水下视频,充分满足观众对水下世界的好奇心的水下机器人,在现有的水下机器人中,其移动均是采用推进器提供动力,而为了保证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安装有四组升降推进器(7)和四组控向推进器(5),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控向推进器(5)均采用可拆卸安装,四组所述升降推进器(7)的外部安装有防护装置(9),通过防护装置(9)防止悬浮物被卷入所述升降推进器(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等距分布的档杆(90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档杆(901)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转轴(902)上,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所述转轴(902)转动的电机,档杆(901)在电机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安装有四组升降推进器(7)和四组控向推进器(5),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控向推进器(5)均采用可拆卸安装,四组所述升降推进器(7)的外部安装有防护装置(9),通过防护装置(9)防止悬浮物被卷入所述升降推进器(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等距分布的档杆(90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档杆(901)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转轴(902)上,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所述转轴(902)转动的电机,档杆(901)在电机驱动下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为:档杆(901)向上翘起,使升降推进器(7)露出的打开状态;第二种状态为档杆(901)下移动至覆盖在所述升降推进器(7)上方,使升降推进器(7)受到防护的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档杆(90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槽体(9011),所述槽体(9011)内安装有能够推动所述退脏组件(903)移动的控制部件(9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904)由多个可折叠的连续式的囊体(9041)和用于向所述囊体(9041)充入或排出流体的泵(9043)组成,其中,所述囊体(9041)的内部相互连通,且所述泵(9043)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i的全自动水下生物科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伟蒋碧寒张子衡钱黎明郭峰查朦戴言锐汪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