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的极耳(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由电池的的两侧引出,两侧的极耳分别通过两侧的引桥结构电连接于电池的极柱,其中极耳与引桥结构的引桥主体导电连接。然而,由于极耳的结构的设置不合理,使得极耳在电池壳体内占据的空间较大,导致电池的极组本体在电池壳体内所占据的空间比例较小,电池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在电池容量一定时,电池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电池的小型化,在电池的体积一定时,电池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增大电池的容量。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通过将极耳的至少部分朝向靠近极组本体的方向弯折,使得引桥主体与弯折后的极耳导电接触,可以减小极耳在电池壳体的两侧所占据的空间,从而可提高电池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电池小型化或有利于增大电池的容量。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壳体的沿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结构包括引桥绝缘结构,所述引桥绝缘结构覆盖在所述引桥主体的表面和/或所述引桥绝缘结构覆盖在所述极耳的表面;所述引桥绝缘结构与所述引桥主体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极耳根部和极耳主体,所述极耳根部与所述极组本体连接,所述极耳主体连接在所述极耳根部的远离所述极组本体的一端,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极耳根部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极耳主体相对所述极耳根部朝向靠近所述极组本体的方向弯折,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引桥主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结构包括引桥绝缘结构,所述引桥绝缘结构覆盖在所述引桥主体的表面和/或所述引桥绝缘结构覆盖在所述极耳的表面;所述引桥绝缘结构与所述引桥主体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极耳根部和极耳主体,所述极耳根部与所述极组本体连接,所述极耳主体连接在所述极耳根部的远离所述极组本体的一端,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极耳根部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极耳主体相对所述极耳根部朝向靠近所述极组本体的方向弯折,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引桥主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主体包括第一引桥板和第二引桥板,所述第一引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引桥板的邻近所述顶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桥板与所述第二引桥板互成角度设置,所述极柱连接于所述第一引桥板且穿设于所述顶盖,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第二引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第二引桥板相对且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极耳主体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引桥板的背离所述极组本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主体与所述第二引桥板均平行于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两两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结构包括引桥绝缘结构,所述引桥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结构和第二绝缘结构,所述第一绝缘结构覆盖于所述极耳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二引桥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煜炜,李云明,李鹏,刘凡,何宗珂,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