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特别涉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灌注桩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该技术不仅对建筑物基础承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地基的变形,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整体质量、效率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该类技术实践应用细节加以合理化论证解析,并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目前,灌注桩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形式,应用十分广泛,施工工艺日趋完善,但面对地下复杂多变的特殊地质情况,仍存在成孔困难、易塌孔、埋钻等施工难题,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成桩质量,对工期也造成较大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造成混凝土材料浪费。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表层疑似为洗沙后形成的卵石层,面对这种地质条件,传统泥浆护壁会失效,成孔后塌孔严重,严重影响着土建施工的整体质量、效率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场地平整→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制备泥浆→通过旋挖钻机引孔至11m→钢护筒预拼装→震冲锤震冲埋设一号护筒段→逐段接长并向下震冲埋设钢护筒至12m→旋挖钻机跟管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清孔→吊车安放钢筋笼→二次清孔→预拌砼导管水下灌注成桩→分段拔导管过程中钢护筒也同时随之拨出拆除→桩端后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节护筒段的直径为900mm、长度为2m、壁厚为20mm,其中承口由内壁向外壁收缩10mm、插口由外壁向内壁收缩10mm;承口处的U型凸块设置有八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场地平整→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制备泥浆→通过旋挖钻机引孔至11m→钢护筒预拼装→震冲锤震冲埋设一号护筒段→逐段接长并向下震冲埋设钢护筒至12m→旋挖钻机跟管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清孔→吊车安放钢筋笼→二次清孔→预拌砼导管水下灌注成桩→分段拔导管过程中钢护筒也同时随之拨出拆除→桩端后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节护筒段的直径为900mm、长度为2m、壁厚为20mm,其中承口由内壁向外壁收缩10mm、插口由外壁向内壁收缩10mm;承口处的u型凸块设置有八个,插口处的u型凹槽设置有八个;承口上的外螺纹孔设置有四个,插口上的内螺纹孔设置有四个,外螺纹孔和内螺纹孔的孔径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节护筒段由两个半圆型筒体对接拼装而成,对接处采用阶梯搭接形式,并且阶梯搭接部分穿设连接螺栓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阶梯搭接部分的宽度为200mm;连接螺栓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护筒段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旋挖钻机引孔步骤中,旋挖钻机采用直径为900mm的钻头引孔至11m,而后拔出钻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不良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护筒预拼装步骤中,每节护筒段做好标记,按顺序摆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不良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清,阳奎,景瑞虹,郭鹏飞,王水旺,田桂元,任永伟,苗超,刘旭辉,王静,任溪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