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4828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属于建筑构件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辅助机构、疲劳值测试机构和风振测试机构,疲劳值测试机构安装在辅助机构上靠近其中部的位置处,风振测试机构安装在辅助机构上靠近其前端的位置处,待分析雨篷滑动安装在辅助机构上,通过疲劳值测试机构和风振测试机构进行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风振分析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多角度、多强度的吹风测试,确保了其分析数据的多样性,使得其风振承载数据更加准确,为雨篷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风振系数提供了准确的数据,确保了雨篷设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构件检测,具体是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1、对雨篷进行风振分析是为了确保其在风雨交加或强风天气下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评估风荷载对雨篷的振动影响,防止因风振引发的雨篷结构疲劳或破坏,从而优化设计并满足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2、对雨篷进行风振分析时,会用到风振分析装置。现有的风振分析装置通常会模拟风场来研究雨篷的风振响应,但实际风场是复杂多变的,并非稳定流动,而是包含了湍流和脉动成分的随机荷载,包括不同的风向、风速分布以及紊流特性等,导致采集数据不足,进而使得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且难以直观了解雨篷的最大承载振幅。

3、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钢结构悬挑曲面雨篷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出色的功能性,在展馆、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类雨篷独特的悬挑结构和曲面设计,使得结构的自振频率更易接近风的脉动频率,发生共振,导致较大的动力响应。使得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变得尤为复杂,极易引起结构的振动,导致疲劳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舒适度。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机构(2)、疲劳值测试机构(3)和风振测试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2)还包括底座(201)、前支撑板(202)、后支撑板(214)、两个丝杆一(206)、两个齿轮一(205)、两个丝杆电机(204)、两个活动座一(208)、两个滑动柱(210);前支撑板(202)和后支撑板(214)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201)的前端和后端,两个丝杆一(206)分别转动安装在前支撑板(202)和后支撑板(214)的两端之间,两个齿轮一(20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机构(2)、疲劳值测试机构(3)和风振测试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2)还包括底座(201)、前支撑板(202)、后支撑板(214)、两个丝杆一(206)、两个齿轮一(205)、两个丝杆电机(204)、两个活动座一(208)、两个滑动柱(210);前支撑板(202)和后支撑板(214)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201)的前端和后端,两个丝杆一(206)分别转动安装在前支撑板(202)和后支撑板(214)的两端之间,两个齿轮一(20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一(206)上靠近后支撑板(214)的位置处,两个丝杆电机(204)分别安装在后支撑板(214)的外侧两端,且两个丝杆电机(204)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丝杆一(206)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活动座一(208)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丝杆一(206)上,两个活动座一(208)的内侧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滑套(203),两个滑动柱(210)分别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套(203)内,移动平台(211)水平固定在两个滑动柱(210)的底端;底座(201)上靠近其后端的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底座(201)设置的称重槽(209),称重槽(209)的前、后槽边均为缓冲坡面设计,称重槽(209)内设置有称重仪器(216),移动平台(211)的前端两侧以及后端两侧均安装有转轮(212),移动平台(211)移动至称重槽(209)位置时会落入至称重槽(209)内并置于称重仪器(2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悬挑多曲面雨篷的风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疲劳值测试机构(3)还包括两个前连接座(301)、两个后连接座(317)、两个蜗杆(303)、两个齿轮二(302)、两个连板(304)、两个滑轨(305)、两个丝杆二(307)、两个涡轮(306)、两个活动座二(310);两个前连接座(301)分别固定在前支撑板(202)的两端端部,两个后连接座(317)分别固定在后支撑板(214)的两端端部,两个蜗杆(303)分别转动安装在同一侧的前连接座(301)和后连接座(317)之间,两个齿轮二(30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蜗杆(303)上靠近后连接座(317)的位置处,两个齿轮二(302)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一(205)啮合连接,两个连板(30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201)的两侧,两个滑轨(305)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连板(304)上,两个丝杆二(307)分别垂直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板(304)上,两个丝杆二(307)位于两个滑轨(305)之间,两个涡轮(306)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二(307)上靠近连板(304)的位置处,两个涡轮(306)分别与各自对应侧的蜗杆(303)啮合连接,两个活动座二(310)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丝杆二(307)上,两个活动座二(310)的外侧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滑块一(309),两个滑块一(309)分别与各自对应侧的滑轨(305)竖向滑动连接,横板(312)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活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永杰于晨晨温宝华史成功赵国燕刘恩泽彭辉范丽君亢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