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28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5
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一段设置在灭弧栅片组一侧端的外侧方,所述动触头引弧板从灭弧栅片组一侧端的外侧方延伸到灭弧栅片组的栅片脚部之间的空间位置与动触头最大分闸位置相对应,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继续延伸,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继续延伸的形状轨迹与所述动触头转动到达最大分闸位置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的轨迹相对应。通过将动触头引弧板的结构改进为与动触头转动到分闸最大位置后的超程位置相对应,保证动触头和静触头分闸产生的电弧都能够被引导到灭弧室内进行熄弧,从而提高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分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


技术介绍

1、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是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开关电器。随着光伏,储能,轨交,数据中心等直流电力系统的发展,开关在直流系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主要应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用于直流电力系统的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较少。直流系统相对交流系统没有自然的过零点现象,不能像交流那样,利用交流电流过零的瞬间熄灭电弧,只能依靠快速拉长和冷却电弧,使电弧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然后将电弧熄灭。为了将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快速引入到灭弧室内进行灭弧处理,通常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相应位置设置有动触头引弧角和静触头引弧角。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动触头在转动到预设的分闸最大位置的时候,还存在转动的惯性,因此,动触头不会停留在预设的分闸最大位置,而是会继续超程运动一段距离,这样就导致动触头引弧角距离动触头的触头端距离过大,难以将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的一段设置在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外侧方,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从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外侧方延伸到灭弧栅片组(b)的栅片脚部(b01)之间的空间位置与动触头(c)最大分闸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继续延伸,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继续延伸的形状轨迹与所述动触头(c)转动到达最大分闸位置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的轨迹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包括引弧部一(a01),所述引弧部一(a01)与所述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的一段设置在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外侧方,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从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外侧方延伸到灭弧栅片组(b)的栅片脚部(b01)之间的空间位置与动触头(c)最大分闸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继续延伸,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继续延伸的形状轨迹与所述动触头(c)转动到达最大分闸位置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的轨迹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引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引弧板(a)包括引弧部一(a01),所述引弧部一(a01)与所述灭弧栅片组(b)一侧端的灭弧栅片(b02)平行设置,所述引弧部一(a01)朝向灭弧栅片组(b)内侧折弯形成引弧部二(a02),所述引弧部二(a02)与动触头(c)分闸到达的最大位置相对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林崔华漆昌建张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源低压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