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380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包括横腔和竖腔;主阀体设有进入腔、第一压力表接口、排出腔和第二压力表接口,进入腔和第一压力表接口连通,排出腔与第二压力表接口连通;主阀体内设有进入孔和排出孔,进入孔与第一压力表接口和竖腔连通,排出孔与第二压力表接口和横腔连通;通过将第一压力表接口分别与进入腔以及第一空腔的一端连通、将第二压力表接口分别与第一空腔的另一端以及排出腔连通,使流体依次经过进入腔、第一压力表接口、第二压力表接口以及排出腔后排出主阀体之外,从而使主阀体内达到零死体积存留的目的,适用于气体分析时,气体置换速度更快,分析精度和测试分析效率也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压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


技术介绍

1、在减压阀领域中,‌死体积通常指流体流动过程中遇到阻碍,使其无法流动或无法排除的部分,其中,死体积的存在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增加流体的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等,因此减小死体积是提高减压阀整体性能和精度的关键;

2、在现有技术中,减压阀通常会在靠近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压力表以测试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的流体压力;然而,连接压力表的接口往往是没有其他通路的密闭腔体,因此导致流体进入压力表接口后无法流动或排出,从而形成死体积,进而影响压力表的测试数值以及减压阀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减压阀中的压力表接口容易形成死体积导致减压阀整体性能和精度下降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包括横腔和竖腔,所述竖腔的顶部与所述横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所述主阀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包括横腔(111)和竖腔(112),所述竖腔(112)的顶部与所述横腔(111)连通;所述主阀体(1)上设有进入腔(12)、第一压力表接口(13)、排出腔(14)和第二压力表接口(15),所述进入腔(12)和所述第一压力表接口(13)连通,所述排出腔(14)与所述第二压力表接口(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腔(111)和所述竖腔(112)的连通处设有子阀体(4),所述子阀体(4)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空腔(41),所述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所述主阀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包括横腔(111)和竖腔(112),所述竖腔(112)的顶部与所述横腔(111)连通;所述主阀体(1)上设有进入腔(12)、第一压力表接口(13)、排出腔(14)和第二压力表接口(15),所述进入腔(12)和所述第一压力表接口(13)连通,所述排出腔(14)与所述第二压力表接口(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腔(111)和所述竖腔(112)的连通处设有子阀体(4),所述子阀体(4)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空腔(41),所述子阀体(4)底部设有阀孔(42),所述第二空腔(41)通过所述阀孔(42)与所述竖腔(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腔(112)内设有阀芯(5),所述阀芯(5)为长条状,并且其顶部穿过所述阀孔(42)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41)内,所述阀芯(5)底部与所述竖腔(112)底壁弹性连接;其中,所述所述阀孔(42)与阀芯(5)之间设有流动间隙(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竖腔(112)内,所述阀芯(5)外壁上设有直径朝所述阀孔(42)方向逐渐减小的锥面(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零死体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阀体(4)底部抵接有与第一密封圈(44),所述第一密封圈(44)位于所述阀孔(42)与所述锥面(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零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意张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津硕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