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程车辆电池热管理,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工程车辆逐渐由内燃气替换为电机,而且电机的瞬时扭矩较大,也可以让工程车辆更好的进行工作,而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了电动工程车辆的电力储备和供给设备,但是由于温度对锂电池的工作影响较大,电池内部热量较高时可能引发电池内部剧烈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出现包括sei膜分解、嵌入锂与电解液反应和正极活性材料分解等反应,而电池内部温度较低时,动力电池容量会减少,并且充放电效率降低,环境温度越低,电池内部活性物质活性降低,电解液内阻和粘度就会越高,这就导致离子扩散困难,尤其是在正负极中锂离子变得难以嵌入而容易脱出,从而使电池容量的衰减非常迅速,影响电池续航,进而为了保证电动工程车辆的正常工作,通常会使用电池热量管理装置来控制和管理电池内部温度,使其内部始终保持相对合理的温度区间。
2、现有的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在使用时,主要采用电动压缩机配合制冷剂管路、防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管理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机构(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相对称的安装孔(12),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空压机(13)和储气罐(14),所述储气罐(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子压力表(15),所述电子压力表(15)通过导线与电动空压机(13)电性连接,所述储气罐(14)的上方设置有制冷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输送单元(21)包括涡流管(2101),所述涡流管(2101)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管理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机构(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相对称的安装孔(12),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空压机(13)和储气罐(14),所述储气罐(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子压力表(15),所述电子压力表(15)通过导线与电动空压机(13)电性连接,所述储气罐(14)的上方设置有制冷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输送单元(21)包括涡流管(2101),所述涡流管(2101)位于储气罐(14)的上方,所述涡流管(2101)的冷气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102),所述第一导气管(2102)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电磁三通阀(2103),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210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2104),所述电动空压机(13)的出气端固定连通有单向阀(2105),所述单向阀(2105)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送气管(2106),所述送气管(2106)的另一端贯穿至储气罐(14)的内部,所述涡流管(2101)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107),所述进气管(2107)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调节块(2108),所述调节块(2108)的正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2109),所述连通管(2109)的另一端贯穿至储气罐(14)的内部,所述调节块(210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球(2110),所述调节球(2110)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2112),所述调节块(210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111),所述转动柱(2111)的底端贯穿调节块(2108)并与调节球(2110)的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21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2113),所述调节块(2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型伺服电机(2114),所述小型伺服电机(21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15),所述蜗杆(2115)的外表面与蜗轮(2113)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调节块(2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盖(2116),所述小型伺服电机(2114)、蜗杆(2115)和蜗轮(2113)均位于防护盖(211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210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座(2117),所述稳固座(2117)的底面与储气罐(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11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架(2118),两个所述辅助架(2118)的底面均与调节块(2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2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架(2119),两个所述固定架(2119)的底面均与储气罐(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电动工程车辆用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输送单元(22)包括散热架(2201),所述散热架(2201)位于储气罐(14)的右侧,所述散热架(2201)的底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管(2101)的热气端固定连通有第二电磁三通阀(2202),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2202)的一个出气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气管(2203),所述第二导气管(2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光,杨五强,陈坤,刘晓,
申请(专利权)人: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