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温控保护的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传统的电池能耗大,利用率低,逐渐不再适合现代化使用,新型可充电池产品随之兴起,可充电池具有能量高、可以高功率放电、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玩具、手持设备等,这对可充电池储能能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可充电池的外尺寸与传统型号电池(5号,7号等)基本一致,此类电池的内置绝大部份是锂离子电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201310436714.2公开的采用锂离子电池构成的通用型充电电池,再例如中国专利文献201620330850.2公开的带有智能芯片识别电压的充电电池等等。
3、然而,诸如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可充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热现象,该发热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使用者发现;当电池发热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热失控导致着火甚至爆炸等危险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电芯、线路板以及金属套壳;所述可充电芯经所述金属套壳的上端开口安装到所述金属套壳的内部,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可充电芯的上方,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金属套壳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充电芯之间具有间隙,以允许所述USB充电座和所述温控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的下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有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所述可充电芯通过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接入端相连接,所述可充电芯通过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接入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电芯、线路板以及金属套壳;所述可充电芯经所述金属套壳的上端开口安装到所述金属套壳的内部,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可充电芯的上方,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金属套壳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充电芯之间具有间隙,以允许所述usb充电座和所述温控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的下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有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所述可充电芯通过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接入端相连接,所述可充电芯通过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接入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有转压保护元件,所述转压保护元件用于对所述可充电芯的充放电电压进行转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壳包括套壳本体和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套壳本体上的电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