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防撞,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式前防撞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乘用车车辆前端结构中,防撞梁除了作为低速碰撞保护车辆的结构,还与周边的零件如水箱框架、喇叭之类的存在安装关系,传统的辊压防撞梁如b字型、日字型横梁都是封闭型断面,由于辊压工艺的原因可能会造成零件的平面存在一定的公差波动,与周边零件的安装通常是通过焊接支架来实现,而支架需要投入冲压工装和焊接工序,防撞梁整体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此外,随着中汽研mpdb工况的正式实施,为了更好的应对兼容性评价的结果,对于防撞梁来说与壁障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但是横梁的断面越大,造成的防撞梁质量增加较多;同时传统的封闭型断面防撞梁为了应对mpdb法规的需求增加z方向(车身高度方向)尺寸,由于辊压工艺的原因,防撞梁本体整体的截型一致,质量增加较多。
2、申请号为cn202022808523.2、名称为“防撞梁、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及车辆”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防撞梁包括弹性防撞梁本体,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中空;隔板,形成在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并将弹性防撞梁本体的内部分隔成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式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横梁(1)、副横梁(2);主横梁(1)通过主吸能盒(3)与底板(4)相连接,底板(4)与车身上的纵梁相连接;副横梁(2)设置于主横梁(1)下方,其通过连接件(5)与主横梁(1)相连接;在副横梁(2)与底板(4)之间设置有副吸能盒(6);主吸能盒(3)、底板(4)、连接件(5)、副吸能盒(6)数量均为2个,左右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横梁(1)是由几字形板(1-1)与平板(1-2)搭接而成且带有法兰边(1-2-1)的闭合腔体结构,几字形板(1-1)与平板(1-2)搭接处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横梁(1)、副横梁(2);主横梁(1)通过主吸能盒(3)与底板(4)相连接,底板(4)与车身上的纵梁相连接;副横梁(2)设置于主横梁(1)下方,其通过连接件(5)与主横梁(1)相连接;在副横梁(2)与底板(4)之间设置有副吸能盒(6);主吸能盒(3)、底板(4)、连接件(5)、副吸能盒(6)数量均为2个,左右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横梁(1)是由几字形板(1-1)与平板(1-2)搭接而成且带有法兰边(1-2-1)的闭合腔体结构,几字形板(1-1)与平板(1-2)搭接处设置焊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前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主横梁(1)的法兰边(1-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组(1-2-11),第一安装孔组(1-2-11)包含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与安装于主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良,王惠,耿晓勇,王萍萍,蒋思辉,吕增伟,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