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349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包括阻抗匹配层和抗压吸声层,阻抗匹配层附着在所述抗压吸声层上方;抗压吸声层由M×N个内部嵌入基体材料的微结构单元沿x方向周期排列组成;微结构单元尺寸,由上框体、下框体、上连接梁、下连接梁以及中心单元构成,上、下框体与上、下连接梁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保持使单元结构具有各项异性实现声波的模式转换,超结构的工作频率可以根据微结构单元的尺寸参数和基体材料参数发生改变,通过调节基体材料和微结构单元的材料参数,可以减小结构在高静水压下变形量,提高力学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噪声控制,特别是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声纳探测技术正朝着低频、宽带、大功率方向不断发展,其定位精度、探测距离、识别精度正不断提高,相应的就需要不断提升的声隐身能力。声学材料通过减少入射波的反射,使入射波尽可能地进入结构内部,并将入射波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耗散,从而可以减少被主动声纳发现的可能性。但现有的声学材料已不足以对抗不断发展的声纳探测技术,亟需研制新型隐身材料。

2、水声超材料由于具有异常声学特性,为隐身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水声超材料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涌现出各种新奇的特性和功能,但传统水声超材料受高静水压力的限制,面临工作频带窄、吸声性能差等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由阻抗匹配层、基体材料、微结构单元组成,阻抗匹配层铺设在由基体材料和微结构单元组成的吸声结构上。在高水压工况下,通过在微结构单元内部嵌入基体材料,提升结构抵抗压力变形的能力;而在保持优异的力学承载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抗匹配层和抗压吸声层,所述阻抗匹配层附着在所述抗压吸声层上方;所述抗压吸声层由M×N个内部嵌入基体材料的微结构单元沿x方向周期排列组成;所述微结构单元尺寸为h ×h ,由上框体、下框体、上连接梁、下连接梁以及中心单元构成,所述上连接梁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上框体与所述中心单元,所述下连接梁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下框体与所述中心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框体均为凹形结构,所述上、下连接梁均为梯形结构,所述中心单元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压宽带吸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抗匹配层和抗压吸声层,所述阻抗匹配层附着在所述抗压吸声层上方;所述抗压吸声层由m×n个内部嵌入基体材料的微结构单元沿x方向周期排列组成;所述微结构单元尺寸为h ×h ,由上框体、下框体、上连接梁、下连接梁以及中心单元构成,所述上连接梁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上框体与所述中心单元,所述下连接梁用于连接支撑所述下框体与所述中心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框体均为凹形结构,所述上、下连接梁均为梯形结构,所述中心单元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由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中间的第一连接部组成;所述下框体由第三弯折部、第四弯折部以及中间的第二连接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宽带吸声各向异性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层厚度为m,所述抗压吸声层长度为k,由微结构单元排列个数决定,厚度为n,沿y方向拉伸,拉伸长度为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自宪董浩文宋昊马玉轩裴东亮任志文向平左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