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3308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9
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属于风洞喷管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喷管更换困难的问题。包括内壁、承压外壳和膨胀节;内壁为筒形构件,内壁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相连的沟槽,内壁和承压外壳内外套接,承压外壳封闭若干沟槽的外周以形成若干冷却水流道,承压外壳的前端设有法兰结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法兰结构相连,若干冷却水流道分别与进水管连通,若干冷却水流道分别与出水管连通,膨胀节的一端套接在承压外壳上,膨胀节的另一端固定在试验舱的侧壁上,试验舱的侧壁上设有壁孔,承压外壳的后端穿过壁孔探入试验舱内,法兰结构位于试验舱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承压外壳与膨胀节连接,既能够补偿了喷管高温产生的形变,也利于挪位更换喷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喷管的,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


技术介绍

1、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地面风洞实验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中模拟真实的飞行环境中重要的一环。模拟高空环境,需要提供高温高压的工况,这将导致风洞很多部件面临高温高压实验。风洞关键部位喷管首当其冲,为了保证型面不被破坏,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2、气流总温较高时,喷管需要全程冷却。喷管冷却一般采用水冷系统,喷管采用双层结构,外界的冷却水经过过滤后从喷管一端通过外部的水冷管道流入,沿喷管内型面的外层流动,从另一端排出带走热量,实现冷却效果。风洞整体结构中喷管后段需伸入试验舱一定距离,使气流直接作用在模型上进行试验,后段的喷管上的水冷管道也需要从试验舱内伸出连接外部的冷却水。但风洞一般要模拟不同的飞行情况,需要更换多套不同马赫数的喷管,喷管需从试验舱移出进行整体更换。不仅要拆卸试验舱外的水冷管路,还需进入试验舱断开与喷管后端连接的水冷管道,拆卸外壳多余的支出管路,才能将喷管整体移出试验舱,这将给更换喷管带来困难并造成更多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1)、承压外壳(2)和膨胀节(4);内壁(1)为筒形构件,内壁(1)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相连的沟槽(11),内壁(1)和承压外壳(2)内外套接,内壁(1)的前端和承压外壳(2)的前端密封相连,内壁(1)的后端和承压外壳(2)的后端密封相连,承压外壳(2)封闭若干沟槽(11)的外周以形成若干冷却水流道,承压外壳(2)的前端设有法兰结构(3),法兰结构(3)上加工有若干内部水孔,进水管(5)和出水管(6)分别与法兰结构(3)相连,若干所述冷却水流道中的一半分别通过内部水孔与进水管(5)连通,若干所述冷却水流道的另一半分别通过内部水孔与出水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1)、承压外壳(2)和膨胀节(4);内壁(1)为筒形构件,内壁(1)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相连的沟槽(11),内壁(1)和承压外壳(2)内外套接,内壁(1)的前端和承压外壳(2)的前端密封相连,内壁(1)的后端和承压外壳(2)的后端密封相连,承压外壳(2)封闭若干沟槽(11)的外周以形成若干冷却水流道,承压外壳(2)的前端设有法兰结构(3),法兰结构(3)上加工有若干内部水孔,进水管(5)和出水管(6)分别与法兰结构(3)相连,若干所述冷却水流道中的一半分别通过内部水孔与进水管(5)连通,若干所述冷却水流道的另一半分别通过内部水孔与出水管(6)连通,膨胀节(4)的一端套接在承压外壳(2)上,膨胀节(4)的另一端固定在试验舱(7)的侧壁上,试验舱(7)的侧壁上设有壁孔,承压外壳(2)的后端穿过所述壁孔探入试验舱(7)内,法兰结构(3)位于试验舱(7)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壁(1)的内周构成喷管扩散段的末端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喷管后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承压外壳(2)和内壁(1)均为不锈钢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楠袁野齐欣欣王冰冰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