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及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隧道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隧道通车里程和隧道的长度有了极大的突破。隧道所穿越的必然是非连续性,非线性的综合复杂地质体,多样性是自然界地质的特性。地下水分布网络交错,山脉高接,河谷深切,林海雪景等是隧道穿越的水文地貌。
2、隧道工程的成功修建必然要打破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并通过隧道支护结构形成新的平衡状态。隧道修建需要对地层进行开挖切割,开挖后围岩会重新应力分布,可能会出现围岩变形增大而引起围岩失稳坍塌。当围岩结构松软破碎时,在掌子面开挖范围内无法实现开挖后的暂时稳定。虽然有时围岩开挖后可以暂时稳定以施工结构支护,但在岩石所承受应力超过岩石峰值强度后,或围岩受裂隙水侵蚀软化、膨胀后导致岩石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降低,围岩强度降低时,围岩的松动压力和形变压力会急剧增大,支护结构将会受到几个方向的应力剪切和变形扭曲,若支护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不足,即使预留了变形空间,隧道仍可能因支护反力不足而发生大变形破坏。
技术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包括沿着隧道横截面设置的钢支撑(1),所述钢支撑(1)沿隧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钢支撑(1)之间通过钢横梁(2)进行连接,所述钢横梁(2)的长度方向与隧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钢横梁(2)沿钢支撑(1)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钢横梁(2)由工字钢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钢支撑(1)之间的横钢梁的间距为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靠近钢支撑(1)的一端向围岩一侧弯折,所述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包括沿着隧道横截面设置的钢支撑(1),所述钢支撑(1)沿隧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钢支撑(1)之间通过钢横梁(2)进行连接,所述钢横梁(2)的长度方向与隧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钢横梁(2)沿钢支撑(1)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所述钢横梁(2)由工字钢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钢支撑(1)之间的横钢梁的间距为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靠近钢支撑(1)的一端向围岩一侧弯折,所述弯折位置绕过钢支撑(1)的下方并与钢支撑(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围岩钢锚框架式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3)为带肋钢筋药卷锚杆(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柏,刘书华,蔡弘,陆加毕,陈云,杨春,李丽军,祝林,郝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交投公路建设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