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功率负载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及时进行散热降温以免损坏。现有技术中,用于对负载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泵驱动换热介质在一回路中循环流动,换热介质流经负载时对负载进行冷却,换热介质随后流经散热器,风机驱动空气流经散热器从而对散热器中的换热介质进行冷却,被冷却后的换热介质重新流向负载。然而,这种设计存在能耗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系统,能够使循环泵的一端在对换热介质循环的同时,另一端配合散热器对换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减少能耗。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控制上述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包括循环回路,循环回路包括循环泵、负载、散热器。换热介质能够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换热介质能够吸收负载的热量,并能够在散热器处散热。循环泵包括电机、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
...【技术保护点】
1.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包括循环泵、负载、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为叶轮,所述第二输出端为扇叶,所述第二输出端能够转动从而产生能够经过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的气流,所述气流用于吸收所述散热器内的所述换热介质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用于让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所述第二流道用于让冷却介质流动,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互分隔并且能够相互导热,所述第二输出端能够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冷却介质沿所述第二流道流动,从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包括循环泵、负载、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为叶轮,所述第二输出端为扇叶,所述第二输出端能够转动从而产生能够经过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的气流,所述气流用于吸收所述散热器内的所述换热介质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用于让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所述第二流道用于让冷却介质流动,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互分隔并且能够相互导热,所述第二输出端能够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冷却介质沿所述第二流道流动,从而使:在所述散热器中,所述冷却介质吸收所述换热介质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述循环回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换热介质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为非自吸式旋涡泵,或者,所述循环泵为自吸式旋涡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述循环回路还包括换热介质容器,所述循环泵为非自吸式旋涡泵,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三通阀组件,所述三通阀组件设有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
7.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一进口,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初茂,雷官福,郭辉,孙润,许显钧,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威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