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涉及一种通过天基监测设备构建环绕地球的“球壳型”监测篱笆实现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的系统。
技术介绍
1、提前发现并预警小行星是防范化解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的前提条件,因此开展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尤为重要。由于近地小行星的目标特性复杂,针对未知迫近小行星,除了需要开展广域巡天监测以在较远距离对小行星进行发现编目之外,还需要在较近距离对未编目的小行星进行发现并临近告警,以此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全面监测预警。欧美等国家通过地基专用光学望远镜、雷达系统和多台光学、红外、光谱兼用设备开展监测预警,已基本完成了直径公里级近地小行星的编目预警,但是直径50米及以下的小行星编目率不足10%,且短期内无法实现全面编目预警。我国目前仅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台地基1.2米口径的专用光学监测望远镜,存在设备数量少、布局受限、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
2、为了填补我国近地小行星领域天基监测预警的空白,同时丰富完善监测手段并探索告警新模式,本专利打破传统需要依赖全面编目信息才能实现近地小行星“编目预警”思路,选取相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天基设备为主实现,包括实现篱笆型的空间值守轨位及巡天策略模块、满足大视场、高灵敏度要求的空间望远镜、分段式卫星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实篱笆型的空间值守轨位及巡天策略模块、空间望远镜、分段式卫星平台协同,同步满足告警、编目、属性探测多场景试验一体集成要求,满足小行星精确属性探测需求,实现未知近地小行星迫近穿越“球壳型”篱笆的发现告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对空间望远镜的可视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天基设备为主实现,包括实现篱笆型的空间值守轨位及巡天策略模块、满足大视场、高灵敏度要求的空间望远镜、分段式卫星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实篱笆型的空间值守轨位及巡天策略模块、空间望远镜、分段式卫星平台协同,同步满足告警、编目、属性探测多场景试验一体集成要求,满足小行星精确属性探测需求,实现未知近地小行星迫近穿越“球壳型”篱笆的发现告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迫近发现式近地小行星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对空间望远镜的可视天区进行划分,依次扫描每个单位,实现对整个可视天区的扫描;同时,望远镜还通过改变扫描方式,在可视天区上将天基观测值守天区与地基系统开展分工配合形成互补,由地基主要负责背对太阳观测方向天区,天基主要负责太阳一侧的优势监测天区,实现天地协同配合不间断的发现告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政吉,冯思亮,田坤黉,尚海滨,康庆,梁桂林,王丁,杜菲,喻志桐,史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