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247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1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试验系统包括:排气端堵盖、进气端堵盖及中心连接鼓筒构成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与压气机机匣、燃烧室机匣和涡轮机匣构成的机匣组合件配合构成机匣内腔;高压气源、进气调节阀、进气流量计、电加热器及进气集气腔构成进气组件,通过进气组件向机匣内腔中通入气体;排气集气腔、冷却水箱、排气流量计及排气调节阀构成的排气组件,通过排气组件将机匣内腔中通入的气体排出;烟雾装置电磁阀、烟雾发生装置和空压机构成烟雾通入组件,烟雾通入组件连通至进气集气腔,用于向机匣内腔中通入烟雾;敷设在压气机机匣、燃烧室机匣和涡轮机匣上的壁温电偶;用于对机匣组合件进行红外测量的红外热像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试车普遍存在非设计性漏气现象,其中部分位置受功能限制泄漏间隙无法避免;另一部分泄漏是由于密封结构设计缺陷导致,这部分泄漏量可通过结构改进得以减小或消除。在核心机试车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具体的泄漏位置,更无法获得各泄漏位置的泄漏量,所以需要通过地面台架试验对泄漏位置和泄漏量进行识别,为核心机性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并指导密封结构的改进。

2、现有的机匣密封试验以单一机匣单元体为研究对象,如先期开展过某型号压气机机匣密封特性试验。如图1所示的现有试验方案,压气机机匣101的前后安装边采用盖板封堵102,进气端采用气源103供气,压气机机匣101与气源103之间布置流量、压力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调节进气阀门控制进气参数达到预定状态。

3、然而现有的机匣密封试验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4、1)现有方案无法准确识别泄漏位置,且无法获取各典型泄漏位置单独泄漏量;

5、2)现有方案以各机匣单元体为研究对象,结果仅代表各机匣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堵盖与进气端堵盖分别设置在机匣组合件的排气端与进气端,所述中心连接鼓筒穿过机匣组合件而分别与排气端堵盖与进气端堵盖连接,从而在机匣组合件与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封闭的机匣内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集气腔末端设有多个径向排气管,用于使高压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经进气调节阀、进气流量计、电加热器加热后沿径向通入机匣内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产生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堵盖与进气端堵盖分别设置在机匣组合件的排气端与进气端,所述中心连接鼓筒穿过机匣组合件而分别与排气端堵盖与进气端堵盖连接,从而在机匣组合件与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封闭的机匣内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集气腔末端设有多个径向排气管,用于使高压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经进气调节阀、进气流量计、电加热器加热后沿径向通入机匣内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产生的压力大于机匣内腔压力,从而使烟雾发生装置产生的烟雾能够通过烟雾装置电磁阀而进入机匣内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心机机匣密封试验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澎录梁彩云谢建文林山吴法勇杨帆麻丽春郑大鹏杨博刘旭佟天浩王泽宇刘伟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