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制造,尤其涉及支撑装置及助力设备。
技术介绍
1、车辆的生产过程中,拆卸车门前需要通过助力设备夹持车门,具体地,助力设备先驱动机械手夹爪运动到预设工位,继续驱动机械手夹爪贴合车门的门板,通过夹爪夹持车门,防止车门划伤,启动机械手使夹爪夹紧车门,进一步将车门从车身拆下,放置到车门输送托盘上。
2、在车辆混流生产过程中,同一产线需要对不同造型车门进行拆卸,目前的助力设备在对不同车门的拆卸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支撑装置的刚性接触,往往需要人工调节支撑装置以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车门结构。
3、现有的支撑装置及助力设备针在产线遇到更换车型的情况时,操作人员均需要调整支撑装置的支撑角度,这一过程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助力设备,用于提升对不同造型车门的支撑适应性,提升生产效率并减低人工成本。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支撑装置,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板(11)和与所述第一板(11)连接的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远离所述第一板(11)的一端与所述靠板(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2)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抵接所述靠板(2),以限定所述靠板(2)在受所述门板(110)挤压后的最大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41)和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固定于所述第二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板(11)和与所述第一板(11)连接的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远离所述第一板(11)的一端与所述靠板(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2)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抵接所述靠板(2),以限定所述靠板(2)在受所述门板(110)挤压后的最大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41)和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固定于所述第二板(12)远离所述靠板(2)的一侧壁面,所述调节螺杆(41)与所述固定板(42)螺接并穿过所述第二板(12),所述调节螺杆(41)能与所述靠板(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2)上设有定位孔(121),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置于所述定位孔(121)并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调整块(5),所述调整块(5)固定于所述靠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董玮,冯联会,杨士卓,苑学愚,丛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