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以及注塑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以及注塑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142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具有光源(8)和光导体(1),所述照明装置包含:用于耦入由光源(8)发出的光的朝向光源(8)的光耦入面(9);用于全反射耦入到光导体(1)中的光的第一扁平侧(10)和第二扁平侧(11);用于将耦入的光朝第一扁平侧(10)的方向偏转的耦出元件(13),耦入的光在所述第一扁平侧上耦出;连接第一扁平侧(10)和第二扁平侧(11)的边侧(12),其中,边侧(12)在其中间区域(M)中具有跃变线(15、16),所述跃变线沿边侧(12)的延伸方向(E)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光导体,所述照明装置包含:用于耦入由光源发出的光的朝向光源的光耦入面;用于全反射耦入到光导体中的光的第一扁平侧和第二扁平侧;用于将耦入的光朝第一扁平侧的方向偏转的耦出元件,耦入的光在所述第一扁平侧上耦出;连接第一扁平侧和第二扁平侧的边侧。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1、由ep 1 986 025 b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光导体,所述光源和光导体设置在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照明装置的壳体中。光导体构造为盘形的。在光导体的前面的第一扁平侧上,光从光导体中耦出,以便对布置在光导体前面的显示板进行背光照明。在光导体的背面的第二扁平侧上布置有耦出元件,耦入的光在所述耦出元件上朝前面的第一扁平侧的方向全反射。在连接光导体的第一和第二扁平侧的边侧上局部地设置有顶出区段,注塑机的顶出销作用在这些顶出区段上,以便将被注塑的光导体从注塑机的模具半部中顶出。如果光导体不应设置用于对另一构件进行背光照明,而是应作为自发光的构件设置在前照灯或尾灯的透明端封盘的后面,则希望不存在这样的顶出区段。这种顶出区段的缺点是,其可以作为发光面被识别并且因此不利地影响光导体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以及注塑机,从而提供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光导体,当光导体处于发光状态时,在其上无法识别或者说看到由注塑引起的顶出面。

2、为了解决该任务,结合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边侧在其中间区域中具有跃变线,所述跃变线沿边侧的延伸方向延伸。

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光导体的优选窄的边侧上设置有跃变线,从而光导体的边侧具有沿该边侧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弯折。限定的跃变面作为边侧的第一纵向区段和第二纵向区段之间的偏移形成。在注塑时产生的收缩力使得必须克服最小保持力以便将光导体从模具的模具半部中移除。通过在边侧上设置限定的跃变线能实现对跃变线的限定的成像,该成像是轮廓精确的且可再现的。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因模具的容许误差而导致的边侧的不均匀照明。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跃变面在光导体的延伸平面中延伸,即依循优选三维成型的光导体的边侧的轮廓延伸。有利的是,由此能够在整个边侧上保持均匀的光辐射。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跃变面通过第一跃变线和第二跃变线界定,所述第一跃变线和第二跃变线分别沿边侧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跃变线与边侧的第一纵向区段连接并且第二跃变线与边侧的第二纵向区段连接。第一跃变线和第二跃变线分别形成边侧从第一扁平侧到第二扁平侧的延伸变化的不连续部位。因此,边侧在跃变线处有差异地不连续地从第一扁平侧延伸到第二扁平侧。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光导体具有光耦入区段,该光耦入区段被挡板和/或照明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遮盖。此外,光导体具有主区段,该主区段仅被透明的端封盘遮盖。主区段因此应用作均匀发光体,该均匀发光体优选近似自由地布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内部的空间中。光导体因此具有预定的三维外观。因此,光导体的照明形状决定照明装置的外观。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跃变面具有在0.1mm至0.3mm范围中的宽度。跃变面的宽度这样大,使得模具的容许误差得到补偿。另一方面,跃变面的宽度这样小,使得不会对光导体的边侧的均匀照明产生明显干扰。

8、为了解决该任务,本专利技术具有权利要求12的特征。

9、注塑机的特殊优点在于,通过将分型线设置在模腔的中间区域中可以提供被注塑的光导体的跃变线,从而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打开模具后将被注塑的光导体在克服保持力的情况下从模腔中取出。在将模具半部置于开模位置中后,光导体的一半已经可以自由接近,从而可以借助顶出工具在光导体的不设置用于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中自由照明的区域内克服存在的保持力并将光导体从模具中移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具有光源(8)和光导体(1),所述照明装置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连接边侧(12)的与第一扁平侧(10)连接的第一纵向区段(18)和边侧(12)的与光导体(1)的第二扁平侧(11)连接的第二纵向区段(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限定跃变面(17),所述跃变面在光导体(1)的延伸平面(14)中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在光导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14)中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在边侧(12)在光导体(1)的横向平面(Q)上的投影中连接边侧(12)的第一纵向区段(18)和第二纵向区段(1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形成棱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通过第一跃变线(15)与边侧(12)的第一纵向区段(18)连接并且通过第二跃变线(16)与所述边侧的第二纵向区段(1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的第一纵向区段(18)和第二纵向区段(19)相对于光导体(1)的第一扁平侧(10)或后面的扁平侧(11)以相同的角度(φ)向外朝第一跃变线(15)或第二跃变线(16)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8)和/或光导体(1)的光耦入面(9)和/或光耦入区段(4)布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壳体(2)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区域被挡板(5)和/或壳体(2)的一部分遮盖,并且光导体(1)的主区段(3)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二区域仅被透明的端封盘(23)遮盖和/或至少由端封盘(23)的一部分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具有在0.1mm至0.3mm的范围中的、优选0.2mm的宽度(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的宽度(b)在边侧(12)的延伸方向(E)上是恒定的。

12.一种注塑机,具有第一模具半部(21)和第二模具半部(22),所述注塑机包含: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具有光源(8)和光导体(1),所述照明装置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连接边侧(12)的与第一扁平侧(10)连接的第一纵向区段(18)和边侧(12)的与光导体(1)的第二扁平侧(11)连接的第二纵向区段(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限定跃变面(17),所述跃变面在光导体(1)的延伸平面(14)中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在光导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14)中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在边侧(12)在光导体(1)的横向平面(q)上的投影中连接边侧(12)的第一纵向区段(18)和第二纵向区段(1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线(15、16)形成棱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跃变面(17)通过第一跃变线(15)与边侧(12)的第一纵向区段(18)连接并且通过第二跃变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哈乌特M·米格
申请(专利权)人:海拉有限双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