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33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2
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上设有执手,四周设有侧压机构,顶部通过下悬机构与窗框活动连接,侧压机构包括设置在窗扇四角的转角器,四个转角器与执手传动连接,形成闭合传动结构;下悬机构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连接件,第二铰接杆一端与窗框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活动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窗扇顶部;第一铰接杆转动连接在窗扇上方的转角器与第二铰接杆之间,其上开设有折型孔;窗扇底部的转角器与下方窗框之间连接有滑动换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压机构带动第一锁件移动至折型孔一侧,带动导向件沿侧压机构的传动方向移动,使得窗扇整体向外侧挤压在窗框上,不会出现窗扇的四周在锁紧时,受力不均的现象,提高窗扇与窗框的密封性,避免因窗扇与窗框下部的连接件较多,窗扇与窗框之间密封性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具体为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窗扇一般具有内开和下悬的功能,起到通风和防雨的效果。现有的窗扇在内开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为此,现有技术有将内开、下悬和推拉结合的漂移窗,平漂移窗的下部通过连接臂与窗框的导轨连接,在打开窗扇时,不会占用较大空间。

2、现有的漂移窗在使用时,需要将窗扇向外整体拉出一定位置,连接臂被拉出,使得窗扇脱离窗框,能够进行推拉,由于窗扇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连接臂连接,窗扇通过连接臂在窗框的轨道上滑动,但是,上下两侧的连接臂的结构较为复杂,使得窗扇与窗框之间的缝隙难以完全封闭,出现漏气或渗水现象,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

3、且这种漂移窗一般通过围绕窗框外沿的五金件将窗扇挤紧在窗框,现有的五金件包括执手、设置在窗扇三边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窗框边角的转角器,转角器内设有弹簧片,传机机构与执手传动连接,弹簧片上设有推动窗扇侧移的锁点,但是,执手在切换状态时,会推动或拉动弹簧片在窗扇外沿移动,进而带动锁点动作,弹簧片若经常受推力,会导致其变形或折断,影响其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包括窗框(2)和窗扇(1),所述窗扇(1)上设有执手(4),四周设有侧压机构(3),顶部通过下悬机构与窗框(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窗扇(1)四角的转角器(301),四个转角器(301)与执手(4)传动连接,形成闭合传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型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导向孔(801)和第二导向孔(802),第一导向孔(801)沿第一铰接杆(8)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向孔(802)靠近第一铰接杆(8)与转角器(301)的铰接点,其远离第一导向孔(801)的一端向窗扇(1)的内侧延伸,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包括窗框(2)和窗扇(1),所述窗扇(1)上设有执手(4),四周设有侧压机构(3),顶部通过下悬机构与窗框(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窗扇(1)四角的转角器(301),四个转角器(301)与执手(4)传动连接,形成闭合传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型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导向孔(801)和第二导向孔(802),第一导向孔(801)沿第一铰接杆(8)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向孔(802)靠近第一铰接杆(8)与转角器(301)的铰接点,其远离第一导向孔(801)的一端向窗扇(1)的内侧延伸,第一导向孔(801)能够在窗扇(1)为锁紧或推拉平移状态时与第一长孔(303)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单元包括滑轮座(6)及设置其下部并与导轨(201)滑接的滑轮(7),换向孔开设在滑轮座(6)上部靠近第二长孔(502)一侧,滑轮座(6)上部在底座(5)内与其纵向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直孔(601)、斜孔(602)和第一弧形孔(603),第一弧形孔(603)靠近窗扇(1)的边角设置,直孔(601)的长度方向与窗扇(1)的下沿长度方向一致,且斜孔(602)远离直孔(601)一端向窗扇(1)外侧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平移下悬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机构(3)还包括两组第一传动件(302)和两组第二传动件(304),两组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船漾杜传庆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德朗宁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