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酵生产1,5-戊二胺的重组DNA、菌株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32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发酵生产1,5‑戊二胺的重组DNA、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稳定期特异性启动子调控T7RNA聚合酶基因表达,进一步调控T7启动子控制的L‑赖氨酸脱羧酶在稳定期的足量表达,降低对1,5‑戊二胺耐受过程中的能耗,促进L‑赖氨酸的生产,进而提高1,5‑戊二胺的产量。可选地,可以通过增加促进1,5‑戊二胺排出细胞外的基因表达量,降低胞内1,5‑戊二胺浓度及其对胞内赖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进而提高1,5‑戊二胺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发酵生产1,5-戊二胺的重组dna、菌株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1,5-戊二胺的用途相当广泛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例如可以与二元酸进行聚合反应合成新型尼龙。目前,1,5-戊二胺的生物合成主要利用两种策略进行:发酵生产或体外酶催化。发酵生产1,5-戊二胺是通过赖氨酸脱羧酶(l-lysinedecarboxylase,简称ldc,ec 4.1.1.18)将l-赖氨酸脱去一个羧基而生成。具体的,可以将赖氨酸脱羧酶基因添加至产赖氨酸的微生物例如谷氨酸棒杆菌和大肠杆菌中,从而将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延长至1,5-戊二胺生物合成途径。目前已有通过dna重组技术改造的具有l-赖氨酸生产能力的棒杆菌属和埃希杆菌属的细菌,其效率的提高是通过过表达l-赖氨酸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和反馈抑制脱敏的相关基因,或者强化从葡萄糖代谢开始的能量供应途径而实现的。反馈抑制脱敏的相关基因,例如天冬氨酸激酶ⅲ(lysc)是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特异关键酶。然而,由于菌体本身耐受的1,5-戊二胺浓度有限,如果在发酵体系中前期表达了赖氨酸脱羧酶转化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组DNA,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稳定期特异性启动子选自pcsiE、pbolA、posmY、pkatE、P21、P22、P23或P24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pcsiE的序列是SEQ ID NO.1,pbolA的序列是SEQ ID NO.2,posmY的序列是SEQ ID NO.3,pkatE的序列是SEQ ID NO.4,P21的序列是SEQ ID NO.5,P22的序列是SEQ ID NO.6,P23的序列是SEQ ID NO.7,P24的序列是SEQ IDNO.8。</p>

4.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dna,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稳定期特异性启动子选自pcsie、pbola、posmy、pkate、p21、p22、p23或p24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pcsie的序列是seq id no.1,pbola的序列是seq id no.2,posmy的序列是seq id no.3,pkate的序列是seq id no.4,p21的序列是seq id no.5,p22的序列是seq id no.6,p23的序列是seq id no.7,p24的序列是seq idno.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t7 rna聚合酶基因选自来源于大肠杆菌的t7 rna聚合酶基因和噬菌体的t7 rna聚合酶基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t7 rna聚合酶基因的序列是seq id no.2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t7启动子选自来源于噬菌体的t7启动子和pet30a质粒的t7启动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dna,其中,t7启动子的序列是seq id no.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赖氨酸脱羧酶基因选自大肠杆菌的cada基因、ldcc基因和haldc基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cada基因的序列是seq id no.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dna,所述促进1,5-戊二胺从细胞排出的基因在plac、trp、tac或trc启动子的控制之下。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dna,其中所述mdtd的基因序列是seq idno.56。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dn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凤徐敏刘佳刘修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