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120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真空吸盘组件和第一导电夹具、第二导电夹具,第二机架一侧设置有电流施加组件,第一机架用于将两个第二机架上的板材进行叠放和运送至轧机进行轧制,真空吸盘组件架设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方,用于将第二机架上的板材转运至第一机架上,轧机进料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夹具、出料侧设置有第二导电夹具,在板材进入轧机轧制时,第一导电夹具和第二导电夹具与板材构成电流回路,便于在轧制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过在第二机架一侧设置电流施加组件以及第二机架上设置电磁铁,能够实现在复合板加热阶段利用脉冲电流进行梯度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轧制,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热轧大多使用加热炉将板材加热至统一的温度,然后进行轧制复合。然而相同温度下异种金属材料的变形抗力差异大,难以实现变形协调,这时研究人员提出异温加热,即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异种板材,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变形的协调性,但是对于板材整体加热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2、相关研究表明,脉冲电流能够使板材迅速加热,更加高效地生产复合板,加热过程电流在板材中均匀分布,板材整体温度一致。在使用交变脉冲电流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磁场的存在会改变电流分布,通过调整磁场大小以及电流方向使电流向板材待结合界面聚集,最终导致材料待结合表面温度处于较高水平。将此效应应用到复合板材加热过程,提高待复合表面电流密度,降低远离待复合表面的温度,使异种金属处于容易变形协调的温度,提升界面附近元素扩散能力,将是一种高效而新颖的工艺。同时由于脉冲电流效应,在轧制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变形抗力,利用脉冲电流尖端聚集作用进一步提界面升元素扩散能力,将有效提高复合板结合强度,目前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施加组件(3)包括支架(301)、固接在支架(301)两端的第一直线模组(302)和第二直线模组(304)以及电极(306),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02)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02)底部设置有地轨滑块(303),所述第二直线模组(304)水平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304)下方通过第一弹簧(305)连接有所述电极(306),所述电极(306)位于所述第二架体(40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施加组件(3)包括支架(301)、固接在支架(301)两端的第一直线模组(302)和第二直线模组(304)以及电极(306),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02)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02)底部设置有地轨滑块(303),所述第二直线模组(304)水平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304)下方通过第一弹簧(305)连接有所述电极(306),所述电极(306)位于所述第二架体(40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506)和第二连接板(518)以及第一电动缸(513),所述第三支撑板(506)位于陶瓷辊(507)两侧,所述陶瓷辊(507)通过带轮(51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501)上,所述第三支撑板(506)与所述第一挡板(509)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08),所述第一挡板(509)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18),所述第二连接板(518)连接于第一电动缸(5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507)下方设置有顶升架(517),所述顶升架(517)连接于第二电动缸(515),所述顶升架(517)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导向杆(5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501)顶部设置有滑台(504)和与所述滑台(504)配合使用的第三直线模组(502),所述第三直线模组(502)沿所述滑台(504)滑动带动所述焊接臂(503)在所述第一架体(501)上滑动;所述第一架体(501)上还设置有第二挡板(514),所述第二挡板(514)连接有第三电动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加热制备复合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凯郭雄伟张超柴哲吴晗胡佳绪赵鹏浩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