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料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16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入料天车,所述的入料天车设置有支架组,而支架组上方架设有横向的第一滑轨,并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车,且第一滑车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轨,并在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车,且第二滑车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而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臂,且两个夹臂的上方连接有可使两个夹臂呈夹持或打开状的驱动器,使入料天车可将需烘干的物件以层叠方式置在烘干输送机,让烘干输送机可有效的利用空间资源,并减少烘干过程中热能的损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镀制程中的烘干机的入料天车,尤指烘干输送机所使用, 并可将物件移动且层叠的入料天车。
技术介绍
在电镀制程中,电镀物件必须经过烘干程序,然而,在科技产业发达的促使下,目 前电镀制程已走向自动化生产的方式,而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需进行烘干的物件由输 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进行烘干,然而此种作法具有下列不足(一)由于需进行烘干的物件在相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必须进行固定时间的烘 干,才可使物件达到使用者所设定的干燥程度,且由于物件为由输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 因此烘干机输送物件的速度必须与输送装置相同,才可同步进行,但也相对使得烘干机的 长度必须增长,以让物件可在烘干机内待滞固定时间,造成烘干机的长度无法缩减,使烘干 机设置易受到空间的限制。( 二)由于需进行烘干的物件为由输送装置依序送至烘干机,因此烘干机必须长 时间使其入口以及出口成常开状,让烘干机的热量产生外泄,使烘干机必须使用更多的能 源,才能保持其内部的温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即使在烘干机装设闸门,也会因闸门经常性 反复开启,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入料天车将需烘干的物件以层叠方式置在烘 干输送机,使烘干输送机可有效的利用空间资源,并减少烘干过程中热能的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输送机的入料天车,是一种可将物件移动并层叠的入料天车,所述的入 料天车设置有支架组,而支架组上方架设有横向的第一滑轨,并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 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车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轨,并在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车,且 第二滑车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而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臂,而两个夹臂的上方连 接有可使两个夹臂呈夹持或打开状的驱动器。其中所述的支架组一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一滑车位置的第一侦测器。其中所述的第二滑轨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能够侦测第二滑车位置的第二侦 测器。其中所述的各夹臂下方端相对延伸有夹持部。其中所述的入料天车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具有输送带,而输送带外侧套设有箱体,且使输送带前后两侧外露于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且输送带 在露出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入料装置,而后侧设置有出料装置,且入料装置具有能够在输送 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入料平台,而出料装置具有能够在输送带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 出料平台。其中所述的入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入料输送带,且 入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入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入料升降器。其中所述的出料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的出料输送带,且 出料平台下方连接有能够带动出料平台上下位移的出料升降器。其中所述的箱体的前侧端设置有入料门,而后侧端设置有出料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使入料天 车可将需烘干的物件以层叠方式置在烘干输送机,让烘干输送机可有效的利用空间资源, 并减少烘干过程中热能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烘干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烘干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入料天车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入料天车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入料天车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技术出料天车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出料天车的正视图;图9是本技术出料天车局部构件的立体外观图;图10是本技术入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1是本技术入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入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3是本技术烘干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出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5是本技术出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6是本技术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7是本技术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8是本技术出料天车的动作示意图(三)。附图标记说明1_烘干装置;11-输送带;142-入料输送带;12-箱体;143-入料 升降器;121-入料门;15-出料装置;122-出料门;151-出料平台;13-加热器;152-出料 输送带;14-入料装置;153-出料升降器;141-入料平台;2-入料天车;21-支架组;25-第 二滑车;211-第一侦测器;26-夹持装置;22-第一滑轨;261-夹臂;23-第一滑车;262-驱 动器;24-第二滑轨;2611-夹持部;241-第二侦测器;3-出料天车;31-支撑架;35-第二 滑座;311-第一感应器;36-支臂;32-第一滑道;37-顶持装置;33-第一滑座;371-顶片; 34-第二滑道;372-推移器;341-第二感应器;4-输送装置;5-物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设置有烘干装置1、入料天 车2以及出料天车3,其中所述的烘干装置1设置有输送带11,而输送带11外侧套设有箱体12,且使输送带 11前后两侧外露于箱体12,并在箱体12 —侧设置有加热器13,且箱体12的前侧端设置有 入料门121,而后侧端设置有出料门122 ;所述的输送带11在露出箱体12的前侧设置有入 料装置14,而后侧设置有出料装置15,且入料装置14具有入料平台141,并在入料平台141 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11输送方向相同的入料输送带142,且入料平台141下方连接有 可带动入料平台141在输送带11上下侧来回垂直升降的入料升降器143 ;所述的出料装置 15设置有出料平台151,且出料平台15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11输送方向相同的出料 输送带152,并在出料平台151下方连接有可带动出料平台151在输送带11上下侧来回垂 直升降的出料升降器153 ;再者,所述的入料升降器143与出料升降器153可为气压缸或油 压缸。所述的入料天车2设置在前述输送带11的前端,且入料天车2具有支架组21,而 支架组21上方架设有横向的第一滑轨22,第一滑轨22上设置有第一滑车23,并在支架组 21 一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一滑车23位置的第一侦测器211 ;所述的第一滑车 23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轨24,并在第二滑轨24上设置有第二滑车25,且第二滑轨24 — 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二滑车25位置的第二侦测器241 ;所述的第二滑车25 — 侧连接有夹持装置26,而夹持装置26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臂261,且两个夹臂261的上方 连接有可使两个夹臂261呈夹持或打开状的驱动器262,并在各夹臂261下方端相对延伸有 夹持部2611。所述的出料天车3设置在前述输送带11的后端,且出料天车3具有支撑架31,而 支撑架31上方横向设置有第一滑道32,并在第一滑道32上设置有第一滑座33,且支撑架 31 一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一滑座33位置的第一感应器311 ;所述的第一滑座 33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道34,并在第二滑道34上设置有第二滑座35,而第二滑道34 — 侧纵向间隔设置有复数可侦测第二滑座35位置的第二感应器341 ;所述的第二滑座35 — 侧二端分别横向延伸有两个支臂36,并在两个支臂36相对的内侧边上,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输送机的入料天车,是一种可将物件移动并层叠的入料天车,所述的入料天车设置有支架组,而支架组上方架设有横向的第一滑轨,并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车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滑轨,并在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车,且第二滑车一侧连接有夹持装置,而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臂,而两个夹臂的上方连接有可使两个夹臂呈夹持或打开状的驱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仲
申请(专利权)人:亿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