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支护,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
技术介绍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动压影响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为此,加强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十分必要。超前支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侧向支承压力叠加作用下回采巷道围岩出现变形、移动、破坏等现象,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2、现有的煤矿井下超前支架,是通过液压缸推动顶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分别与巷道的顶部和侧面接触,对巷道进行支护,但是由于巷道侧壁的岩体容易因施工而松动,导致对侧支撑板的压力增大,而工作人员较难察觉到侧支撑板的压力变化,不便于及时做出因对措施,可能导致侧支撑板承压达到极限而倒塌,较为危险。
3、因此,现在研发出了一种在第二支撑板对巷道侧壁进行支护时,能够监测第二支撑板的压力变化,避免第二支撑板倒塌的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煤矿井下超前支架,工作人员较难察觉到侧支撑板的压力变化,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轨(1)、滑动架(2)、顶板支撑机构(3)、两巷支撑机构(4)和监测机构(6),导轨(1)具有左右两个,导轨(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2),滑动架(2)之间设有能够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撑的顶板支撑机构(3),滑动架(2)和顶板支撑机构(3)之间设有能够对矿井工作面两巷进行支撑的两巷支撑机构(4),两巷支撑机构(4)上设有能够监测压力变化的监测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顶板支撑机构(3)包括有安装架(30)、第一液压缸(31)、第二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轨(1)、滑动架(2)、顶板支撑机构(3)、两巷支撑机构(4)和监测机构(6),导轨(1)具有左右两个,导轨(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2),滑动架(2)之间设有能够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撑的顶板支撑机构(3),滑动架(2)和顶板支撑机构(3)之间设有能够对矿井工作面两巷进行支撑的两巷支撑机构(4),两巷支撑机构(4)上设有能够监测压力变化的监测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顶板支撑机构(3)包括有安装架(30)、第一液压缸(31)、第二液压缸(32)、第一支撑板(33)、第三液压缸(34)和连接板(35),滑动架(2)中部上侧均连接有前后两个第一液压缸(31),相邻的两个第一液压缸(31)上侧之间均连接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第二液压缸(32),相邻的两个第二液压缸(32)伸缩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3),第一支撑板(33)前后两部下侧均连接有第三液压缸(34),第一支撑板(3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板(35),第三液压缸(34)伸缩端均与连接板(35)连接,根据巷道宽度,启动第三液压缸(34),使第三液压缸(34)伸缩端伸出,使得第一支撑板(33)在连接板(35)上移动相互远离,以适配巷道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巷支撑机构(4)包括有第一导向板(40)、第二导向板(41)、推动架(42)、u型架(421)、导向座(422)、转动件(43)、第二支撑板(44)和弹簧(45),滑动架(2)前后两部均连接有第一导向板(40),第一支撑板(3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导向板(41),安装架(30)中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座(422),导向座(422)上均滑动式连接有u型架(421),相邻的两个u型架(421)之间均连接有推动架(42),推动架(42)与相邻的第一导向板(40)和第二导向板(41)均活动式连接,推动架(42)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件(43),转动件(43)上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4),第二支撑板(44)上下两部均与相邻的推动架(42)之间连接有弹簧(45),第二支撑板(44)与巷道接触时,转动件(43)旋转,通过弹簧(45)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支撑板(44)与巷道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板(40)和第二导向板(41)上均开有l型槽。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郭文豪,刘本冲,张炜,孙德强,盛磊,李红光,王中甫,陈梁,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