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97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内导体、外导体,支撑所述内、外导体的绝缘体,以及连接所述内导体后端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对接部向后贯穿所述基部的内槽道,所述内导体收容在所述内槽道;所述外导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基部的固定环部及自所述固定环部向前延伸的对接环部,所述对接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部穿过所述通孔而使得所述固定环部埋设在所述基部内,以简化组装步骤,同时还能提升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cn219040812u,其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外导体组件,绝缘体自后向前插入外导体内部,借由其两端面分别与第一、第二台阶面抵接,以限制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但绝缘体与外导体之间采用如此的固持方法易发生安装错位、零件丢失等问题。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锁锁合稳固的电连接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内导体、外导体,支撑所述内、外导体的绝缘体,以及连接所述内导体后端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对接部向后贯穿所述基部的内槽道,所述内导体收容在所述内槽道;所述外导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基部的固定环部及自所述固定环部向前延伸的对接环部,所述对接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内导体、外导体,支撑所述内、外导体的绝缘体,以及连接所述内导体后端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对接部向后贯穿所述基部的内槽道,所述内导体收容在所述内槽道;所述外导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基部的固定环部及自所述固定环部向前延伸的对接环部,所述对接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部穿过所述通孔而使得所述固定环部埋设在所述基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与所述绝缘体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所述内导体再组装至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内导体、外导体,支撑所述内、外导体的绝缘体,以及连接所述内导体后端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对接部向后贯穿所述基部的内槽道,所述内导体收容在所述内槽道;所述外导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基部的固定环部及自所述固定环部向前延伸的对接环部,所述对接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部穿过所述通孔而使得所述固定环部埋设在所述基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与所述绝缘体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所述内导体再组装至所述内槽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沿其周向设有四排通孔,每排设有两个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位于所述内、外导体之间的内基部及位于所述外导体外的外基部,所述外基部向前延伸至所述对接环部的后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包括自所述固定环部向后延伸的后环部,所述后环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环部,所述外基部向后延伸至所述后环部的前段部分。

6.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杲陈德金萧裕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