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是一种逆变器的鳍片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现如今,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逆变器上的igbt功率模块的功耗越来越大,传统的散热器,如铲齿散热器、铲齿埋热管散热器等产品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特别是igbt功率模块存在瞬间功耗很大的因素,传统散热器由于金属的线性导热特性,已无法把igbt功率模块工作时瞬间产生的巨大热量导出并把热量散掉,从而影响了igbt功率模块的正常工作。鳍片散热器为一种现有的散热技术,其主要包含一个鳍片模组和一个导热基板;此类散热器多用于pc行业或者服务器行业,用于cpu等发热件,连接于导热基板,将热量通过热传导传到鳍片上,然后借助于水冷管或者空冷风扇与之进行热交换,以达到散热效果。此类鳍片散热器用于逆变器较少,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110753929.1,申请公布日2021.09.24,专利技术名称“基于鳍片散热可连续使用的控温逆变电源”;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810761218.7,申请公布日2018.12.14,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静力平衡的逆变器igbt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的鳍片散热装置,该鳍片散热装置包含导热基板(1)、第一导热件(2)、第二导热件(3)和鳍片模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板(1)的一侧面导热连接于功率模块,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热件(2),所述第一导热件平铺在所述导热基板的一侧面并导热连接,其具有一热源吸热段(201),连接于导热基板的功率模块覆盖区域,且具有一热源散热段(202),并以远离导热基板的功率模块覆盖区域平铺延伸;所述导热基板的另一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热件(3)同时,并导热连接于鳍片模组(4),第二导热件的基板吸热段(301)导热连接于导热基板的该侧面,并具有一弯曲延伸形成基板散热段(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的鳍片散热装置,该鳍片散热装置包含导热基板(1)、第一导热件(2)、第二导热件(3)和鳍片模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板(1)的一侧面导热连接于功率模块,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热件(2),所述第一导热件平铺在所述导热基板的一侧面并导热连接,其具有一热源吸热段(201),连接于导热基板的功率模块覆盖区域,且具有一热源散热段(202),并以远离导热基板的功率模块覆盖区域平铺延伸;所述导热基板的另一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热件(3)同时,并导热连接于鳍片模组(4),第二导热件的基板吸热段(301)导热连接于导热基板的该侧面,并具有一弯曲延伸形成基板散热段(302),其以远离该导热基板弯曲延伸;所述鳍片模组包含若干散热鳍片,其彼此对齐排列,通过各自散热鳍片的扣合口扣合在一起,鳍片模组嵌套入第二导热件的基板吸热段和基板散热段,鳍片模组与导热基板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逆变器的鳍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模组(4)的若干散热鳍片呈两侧各一组散热鳍片单元镜像对称设置,鳍片模组的各个散热鳍片上下两侧相抵连接处边沿朝向弯曲散热鳍片单元对称设置的中间一侧弯曲并扣合口扣合在一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逆变器的鳍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模组(4)设置有若干对应相通并连为一体的第一孔洞(401)、第二孔洞(402)和第三孔洞(403);所述第一孔洞设置于各个散热鳍片上,且彼此对齐,所有互相对齐的该第一孔洞共同被相连等距、连为一体或相通一体设置的其中一第二导热件(3)的基板吸热段(301)穿过;所述第二孔洞设置于各个散热鳍片上,且彼此对齐,所有互相对齐的该第二孔洞共同被其中一第二导热件的基板散热段(302)穿过;所述第三孔洞为弯曲避让工装孔洞的外侧开口凹槽,第三孔洞根据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锐锋,刘金山,姚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