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22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上的四个以上软袋接口夹,所述软袋接口夹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所述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为0.5~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在保证整机尺寸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医药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上用于传送软袋接口和软袋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软袋接口及软袋进行传送,其传送按间隙 步进方式进行,在传送动作处于静止状态时,各工作站进行相关工序工作而完成整个软袋 生产。现有的传送装置如专利200620050161. 2软袋大输液生产线用的新型传送装置中所 描述的那样,第一种为软袋接口夹分组安装于输送带上,每组之间的距离长度是相同的,每 组内软袋接口夹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但相邻两组的两个传送夹的距离长度要远大于每 组内软袋接口夹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0mm毫米以上。第二种为软袋接口夹不分组均匀等距 安装于输送带上。第一种方式有它的优点,即每一个工作站之间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供各工 作站用,也可以比较方便的变换袋宽,在袋宽变大时无需增加整个机器长度,这样对机器的 设计和规格变换有利,同时拉膜时软袋膜由于拉应力所引起的膜长度变化对制袋效果没有 什么影响;其缺点就是在同样袋宽与每次制袋数量相同的条件下,使整个机器的长度比较 长,机器占地面积大,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第二种方式的优点是在同样袋宽与每次制袋数量 相同的条件下,整个机器的长度比较短,机器占地面积少,制造和使用成本低,能实现连续 不间断拉膜。但其同样存在缺点,即拉膜时软袋膜由于拉应力所引起的膜长度变化对制袋 效果会产生影响,第一个软袋有可能会被多切掉一些,提高了产品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在保证整机尺寸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大输液软袋 生产线用传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上的四个 以上软袋接口夹,所述软袋接口夹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 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其特征在于所 述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为0. 5 5mm。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件、主动传动轮、从动传动轮以及传动链条,所述主动传 动轮与动力部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主动传动轮、从动传动轮上,所述软袋 接口夹安装于传动链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 本技术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在软袋接口夹组之间设置一个较小 的距离值,既可以做到连续拉膜又可以做到补偿拉膜时软袋膜由于拉应力所引起的膜长度变化,从而达到在保证整机尺寸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软袋膜;2、第一个软袋;3、软袋分割线;4、第四个软袋;5、软袋接口 ;6、软袋接 口夹;7、动力部件;8、主动传动轮;9、从动传动轮;10、传动链条;11、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1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11上的四个以上软袋接口夹6,软袋接口夹6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6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 L为0. 5 5mm。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每个软袋接口夹组内包含四个软袋接口夹6,每个软袋接 口夹组中相邻软袋接口夹6的距离均等于软袋的宽度b,而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 距离为L,即前一个软袋接口夹组中第四个软袋4与下一个软袋接口夹组中第一个软袋2之 间的距离为L, L为0. 5 5mm。 L为一个较小的量,这在实践过程中,对生产线各种情况下 软袋膜拉膜的分析,通过不断实验,总结并分析得到的值,正是通过L的量,就能够补偿拉 膜时软袋膜由于拉应力所引起的膜长度变化,在充分保证机器的长度、机器占地面积、制造 和使用成本高的前提下,就能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废品率。 传动机构11包括动力部件7、主动传动轮8、从动传动轮9以及传动链条10,主动 传动轮8与动力部件7的输出端相连,传动链条10绕设于主动传动轮8、从动传动轮9上, 软袋接口夹6安装于传动链条10上,软袋接口 5则装设于软袋接口夹6上。在动力部件7 的驱动下,主动传动轮8转动,传动链条10将带动软袋接口夹6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例如软袋接口夹6为可翻转式软袋接口夹等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1)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11)上的四个以上软袋接口夹(6),所述软袋接口夹(6)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6)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为0.5~5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 (11)包括动力部件(7)、主动传动轮(8)、从动传动轮(9)以及传动链条(IO),所述主动传 动轮(8)与动力部件(7)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传动链条(10)绕设于主动传动轮(8)、从动传 动轮(9)上,所述软袋接口夹(6)安装于传动链条(10)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上的四个以上软袋接口夹,所述软袋接口夹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所述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为0.5~5mm。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在保证整机尺寸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文档编号B65B3/02GK201520534SQ20092026849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振, 唐岳, 李鹏程, 阳波, 霍本红 申请人: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传送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1)以及安装于传动机构(11)上的四个以上软袋接口夹(6),所述软袋接口夹(6)按数量等分成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软袋接口夹组,每个软袋接口夹组中任意两个相邻软袋接口夹(6)之间的距离均为软袋的宽度b,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软袋接口夹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为0.5~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阳波霍本红李鹏程唐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