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020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属于再生铝合金技术领域;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质量百分比计,Si 0.50~0.70%,Fe 0.30~1.30%,Cu0.20~0.40%,Mn 0.30~1.30%,Mg 0.30~0.50%,Cr 0.20~0.30%,Zn 0.20~0.40%,Ti 0.05~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调控方法包括:在再生铝熔体中加入中和元素Mn,并使得Mn元素与Fe元素的质量比小于1:1,对熔体进行精炼、保温和浇注,得到再生铝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来促进针状β‑Fe相向鱼骨状α‑Fe的转变;然后对样品进行热轧、固溶淬火、冷轧和时效处理,来进一步调控β‑Fe相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调控再生铝合金中有害的β‑Fe相,经过调控实现再生铝合金的强度可达279.90MPa,延伸率可达11.75%,其综合性能接近原铝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铝合金,特别是指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铝的优势在于它的可回收性。由于电解铝生产对能源需求大,环境影响大,而铝回收利用的成本低,环境效益高。再生铝的能源消耗低至原铝生产能源消耗的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如果再生铝合金能恢复原铝的力学性能,就可以实现铝合金结构件的绿色生产。然而,铝合金在回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fe化物杂质。并且随着fe元素不断的富集,组织中会形成针状的β-al5fesi相,严重降低了构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结构件的断裂韧性和疲劳寿命。此外,粗大的针片状β-fe还会阻碍凝固过程中枝晶间液态金属的补缩,导致微孔的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合金的疲劳性能。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将有害的针状β-al5fesi相转化为危害较小的具有鱼骨状形貌的α-al15(fe,mn)3si2(α-fe)相。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和元素mn的添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针状β-fe的形成,这是由于mn元素与fe元素的原子半径相似,可以在针状的β-fe相中取代fe原子,进而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铝合金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按照质量百分比计,Si 0.50~0.70%,Fe 0.30~1.30%,Cu 0.20~0.40%,Mn 0.30~1.30%,Mg 0.30~0.50%,Cr 0.20~0.30%,Zn 0.20~0.40%,Ti 0.05~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Si 0.55~0.70%,Fe 0.50~1.0%,Cu 0.30~0.40%,Mn 0.50~1.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铝合金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按照质量百分比计,si 0.50~0.70%,fe 0.30~1.30%,cu 0.20~0.40%,mn 0.30~1.30%,mg 0.30~0.50%,cr 0.20~0.30%,zn 0.20~0.40%,ti 0.05~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si 0.55~0.70%,fe 0.50~1.0%,cu 0.30~0.40%,mn 0.50~1.0%,mg0.40~0.50%,cr 0.20~0.25%,zn 0.20~0.30%,ti 0.05~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其特征在于,再生铝熔体中mn元素与fe元素的质量之比小于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升李全薛程鹏杨兴海苗以升刘鑫秀李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