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既有建构筑物地下增层的双重托换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大量位于中心城区的老旧社区或者公共场所的地下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既有建(构)筑地下增层扩容改造。在进行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扩容前,需要先对既有建(构)筑进行托换保护,然后施工基坑围护结构,在建筑下方开挖土方增加地下空间。
2、在既有建(构)筑下方进行地下增层施工,容易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产生过大的变形,进而造成结构开裂破坏,甚至倒塌。对于场地空旷的区域,可以先将建筑进行移位保护,待地下空间施工完成后,再移回原位。对于场地狭小的区域,建筑没有移位的空间,可采用锚杆静压桩对建(构)筑物进行托换保护,然后在建筑下方开挖土方。锚杆静压桩压桩需要依靠结构自重作为反力,结构自重的大小影响压桩力上限。当上部建筑的自重较小或者基础结构强度低时,难以提供较大的压桩反力,锚杆桩桩长受限。另外,在地下增层土方开挖过程中,锚杆桩桩侧土体被逐层挖除,桩侧阻力逐渐降低,单根锚杆桩提供的托换承载力有限,需要布置大量的锚杆桩才能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既有建构筑物地下增层的双重托换结构,用于对既有建构筑物进行托换,所述既有建构筑物承载在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该双重托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既有建构筑物的范围之内的锚杆桩以及设置在所述既有建构筑物的范围之外的托换桩和围护桩,其中所述锚杆桩锚入所述基础中且两者连成整体结构,所述托换桩位于所述锚杆桩的外侧,两者之间通过托换梁板连接并形成托换体系,所述围护桩位于所述托换桩的外侧,两者之间通过基坑支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既有建构筑物地下增层的双重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的顶部通过封桩桩帽与所述基础以及所述既有建构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既有建构筑物地下增层的双重托换结构,用于对既有建构筑物进行托换,所述既有建构筑物承载在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该双重托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既有建构筑物的范围之内的锚杆桩以及设置在所述既有建构筑物的范围之外的托换桩和围护桩,其中所述锚杆桩锚入所述基础中且两者连成整体结构,所述托换桩位于所述锚杆桩的外侧,两者之间通过托换梁板连接并形成托换体系,所述围护桩位于所述托换桩的外侧,两者之间通过基坑支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既有建构筑物地下增层的双重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的顶部通过封桩桩帽与所述基础以及所述既有建构筑物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勇,李明,陆陈英,杨明义,王友权,王琳,路家峰,江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