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958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本申请的方案中向前折叠靠背可以联动扶手与座椅解锁,并同步向前带动扶手折叠;它简化了操作过程,用户仅需向前折叠靠背即可自动解锁扶手和座椅,一键式操作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其次,内置弹簧的扶手锁舌在常态下稳固锁定,保障了扶手的安全性;再者,整合性的折叠机制让童车外观更简洁美观,减少了因部件暴露导致的损坏风险,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多档位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座椅靠背位置的多档位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儿童推车技术中,扶手和靠背的设计通常独立,它们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这样的设计要求用户在折叠推车时,必须分别对扶手和靠背进行解锁。由于扶手和靠背是推车使用中频繁调整的部分,这种需要逐一操作的机制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折叠推车以应对各种情况时,例如在公交车上或上下楼梯时,这种设计显得尤为不便,用户往往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或是在忙碌中多次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车的用户体验。

2、此外,当用户带着孩子或携带其他物品,仅靠一只手去分别解锁和折叠靠背及扶手时,这种操作显得尤其困难。这种状态下,用户往往需要先放下手中的物品,甚至需要暂时将孩子从推车中抱出,才能有足够的手部自由度去分别操作解锁和折叠,这不仅增加了使用时的步骤,也可能对用户造成不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改善推车的折叠机制,使得操作更加便捷和安全,成为了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00)、靠背(200)以及扶手(300),所述靠背(200)底部两端的转动连接部(201)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00)后端的第一枢轴(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00)的端部具有旋转端盖(301),所述旋转端盖(30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靠背(200)的外侧,所述旋转端盖(301)与所述靠背(200)的转动连接部(201)之间设置有扶手锁舌,所述扶手锁舌转动设置于所述旋转端盖(301)内的第二枢轴(302)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枢轴(302)的轴向滑动;所述扶手锁舌包括第一推块(303),所述旋转端盖(301)内对应所述第一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00)、靠背(200)以及扶手(300),所述靠背(200)底部两端的转动连接部(201)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00)后端的第一枢轴(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00)的端部具有旋转端盖(301),所述旋转端盖(30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靠背(200)的外侧,所述旋转端盖(301)与所述靠背(200)的转动连接部(201)之间设置有扶手锁舌,所述扶手锁舌转动设置于所述旋转端盖(301)内的第二枢轴(302)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枢轴(302)的轴向滑动;所述扶手锁舌包括第一推块(303),所述旋转端盖(301)内对应所述第一推块(303)开设有卡槽(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202)的另一端具有垂直抵压面(222),所述垂直抵压面(222)用于跟所述第一推块(303)另一侧的作用面(333)对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锁舌包括两个第一推块(303),该两个第一推块(303)分列在所述第二枢轴(302)的两侧,并位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调节扶手自动解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332)的中心穿设在所述第二枢轴(3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匠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